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根據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征求意見稿中的數據,2015年,我國太陽能裝機規模將達到1000萬千瓦,2020年該數目將激增為5000萬千瓦。要在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西藏、寧夏、陜西、云南、海南等地建設一批并網光伏電站,結合水電、風電大型基地建設、發展一批風光互補、水光互補光伏電站。2015年,大型光伏電站的建設目標為500萬千瓦,2020年將達到2000萬千瓦。2015年,屋頂光伏系統的建設目標為300萬千瓦,2020年將達到2500萬千瓦。光伏電站和屋頂光伏系統成為我國光伏產業的兩大支柱。
“十二五”目標趨于理性
“‘十二五’光伏10吉瓦的目標并不高,要知道尚德一年的組件產量就達到2吉瓦。可見政府還是持一個理性的態度!敝夥袠I研究機構 IMS Research資深分析師王潤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004年后,由于歐洲市場的拉動,我國光伏產業進入了快車道。2010年,我國光伏累計總裝機達到了900兆瓦,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25%。2009年,我國開始實施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和金太陽示范工程工程,為光伏發電系統提供補助。金太陽示范工程實施3年來,總量大約700兆瓦。今年金太陽工程規劃規模600兆瓦。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透露,在2012年以后,國家能源局計劃每年將實現1000兆瓦金太陽工程裝機目標。
8月初,國家發改委出臺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每千瓦時1.15元政策,被業內稱為里程碑事件,國內光伏市場啟動在即。尤其是青海、西藏等條件好的地區,掀起了一股光伏建設的高潮。有消息說,山西也將出臺1.4元/度光伏上網電價,和山東持平。
“1.15元這個政策還是比較匆忙的,很多細節沒有明確。比如政策的年限、沒有區分屋頂和地面電站、沒有考慮到東西部不同的條件等。即使如此,如果這個政策可以執行到明后年,而且并網問題可以解決的話,2015年10吉瓦的目標一定會提前實現并突破!蓖鯘櫞ㄕf。
對此,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曾表示,標桿電價政策應進一步細化。
“十三五”光伏迎來黃金期
2020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將達到5000萬千瓦!斑@個目標非?上。”王潤川算了一筆賬:目前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即使按1吉瓦來計算,到2015年10吉瓦,每年新增裝機為1.8吉瓦;而從2015年的10吉瓦到2020年50吉瓦,5年每年平均新增裝機則達到了8吉瓦。
王潤川分析認為,這表明政府希望在2015年之前,解決光伏產業面臨的成本、技術、政策等諸多基本問題,之后才是真正的爆發期。
目前,制約光伏產業快步發展的一大障礙是并網。這其中又包括電網主觀態度和客觀上輸配電技術不過關兩大問題。
“2020年的目標和2015年比之所以有一個很大的提升,我認為是考慮到“十三五”期間技術的進步、推出一些新的扶持政策來解決一直以來產業面臨的問題。比如攻克智能電網解決輸配電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和國外一樣出臺強制收購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規定。事實上國內很多大公司致力于發展光伏產業,也是在為今后的政策做準備。”王潤川對本報記者分析。
分布式光伏電站后勁十足
記者注意到,2015年大型光伏電站的建設目標為500萬千瓦,屋頂光伏系統“十二五”的建設目標為300萬千瓦,前者約為后者的1.7倍。2020年大型光伏電站的目標是2000萬千瓦,屋頂光伏系統將達到2500萬千瓦,前者變成了后者的80%。
大型并網光伏電站是我國光伏發電的“特色”。即使到“十二五”末,大型光伏電站的裝機規模也達到了光伏總裝機的半壁江山。但是,一直以來,專家認為,未來供電模式一定是中心電站加上大量分布式發電的模式,而不是現在單一中心電站的模式。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曾對本報記者表示,因為需要解決遠距離輸電問題,大型電站不應是我國光伏發展的重點,我國光伏的主流應該是分布式能源,就地發電、就地消納是最有效的。
光伏發電是理想的分布式發電能源,目前國際上并網發電占到總的光伏市場的90%,而在并網系統中,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并網發電系統占90%以上。德國在發電側的大型并網發電僅占10%。推廣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發電,不存在遠距離輸電問題,而且由于規模小,不會對電網造成沖擊。目前我國已有建筑面積約450億平米,屋頂和南立面至少有50億平米,20%的可利用面積即可安裝約100吉瓦光伏系統。
當前我國的光電建筑和金太陽工程都屬于用戶側并網、自發自用的發布式發電,在電網接入方面遇到很多困難。
“和地面電站不同,屋頂光伏對電網接入技術的要求并不高。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的并網問題也不是那么順利。這次規劃表明,國家將更加側重發展屋頂項目!蓖鯘櫞ū硎尽
業內人士認為,要解決這一難題,首先要在立法上突破。電力公司必須允許分布式發電的接入,其次才是技術問題和利益問題。要規范電網公司行為,實現電網與光伏發電的無縫連接,實現無需審批的上網。
電網之外,我國光伏產業還面臨諸多問題。在《中國光伏發電平價上網路線圖》一書中提到,我國技術投入不夠,技術支撐能力不強,對前瞻性技術的安排不夠。工藝和裝備的更新速度無法為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落后產能盲目擴張,重復建設嚴重。100多個城市提出打造光伏產業基地,10多個城市提出打造雙千億的光伏產業基地。產能過剩帶來無序競爭和過度競爭的嚴重后果,造成投資浪費;發展導向差,形成一批落后產能。真正具有先進技術的企業不多,目前建設的一半以上多晶硅企業不具備競爭優勢,將很快成為落后產能。
“現在西方光伏市場趨向疲軟,美國和中國將成為今后光伏的主戰場。中國的光伏市場一旦啟動,其發展速度將難以置信!蓖鯘櫞ㄕJ為,細化光伏上網電價制度、解決并網的技術和政策問題將是打開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的“金鑰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