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府十分重視農村沼氣建設,把發展農村沼氣列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實施了政府引導和政策支持、市場化運作和產業化推進、多元化投資和社會化服務的發展機制,農村沼氣建設取得巨大成績。
加快商品化沼氣池的開發利用是快速發展農村沼氣和建設沼氣大產業的重要舉措,是沼氣產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發展沼氣已有較長的歷史,全國性的推廣工作于上世紀70年代開始,到1984年制定頒布了戶用沼氣池的國家技術標準,標準規定了戶用水泥混凝土沼氣池的有關技術要求,這項標準已用了20多年。那時每年全國建戶用沼氣池才50萬戶上下,而今每年建新池400萬至500萬戶,農戶要求快速發展,同時這些年來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發展很快,商品化沼氣池的開發利用成為沼氣建設發展的重要舉措。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已開發利用各種商品化戶用沼氣池60多萬個(套),在各省區市試用或推廣,產品質量逐步提高。
商品化沼氣池應用現代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進行規范化、工廠化、規模化生產,具有運輸方便、重量輕、安裝快捷、應用操作簡單、少維護和性價比較高的特點,受到沼氣行業和用戶的歡迎,是中國沼氣建設發展的新亮點,是中國沼氣產業化發展的新進展。
商品化沼氣池的開發是在原國家標準(1984年)水泥混凝土沼氣池技術基礎上的二次開發,具有結構設計合理、重量輕、適于工廠標準化規;a、便于運輸、易于安裝、使用方便、維修工作量少等特點,適應大規模快速推廣的工作需要。
當前,我國已有一批資金規模大、技術過硬、產品質量較好、售后服務用戶滿意的商品化沼氣池企業,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應予以充分重視和支持,引導和推進商品化沼氣池的推廣。
目前現行的沼氣池標準還是1984年頒布的水泥池標準,還沒有國家標準。近年來,一些沼氣池應用新型熱塑性復合材料,這些材料已在汽車、家電、建筑和軍工等行業成功使用多年,替代木材、水泥和鋼鐵等傳統材料,具備在沼氣領域廣泛應用的條件。但如果沒有國家或行業標準,就會影響這類新材料的發展。因此,現行的沼氣池標準需要修訂。要制定一個不分材質的整體標準,為各類新型沼氣池跟傳統的沼氣池在同樣的平臺上發展創造政策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