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與交通、工業并稱三大能耗領域。東莞未來將逐步制定民用建筑用電定額標準,建立用電超額附加收費制度,這意味著市民以后用電超標,將要交附加費。同時,在“十二五”期間,市政府計劃安排2—3億元財政資金成立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建筑節能項目建設。昨日下午,全市貫徹落實《廣東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暨建筑節能工作會議召開,研究部署了“十二五”期間的建筑節能工作。
商品房不節能難過審批關
能耗過高已經成為東莞面臨的重大問題,其中建筑能耗占比社會總能耗的21.1%,建筑節能工作事關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東莞逐步推進建筑節能工作,建立了對新建建筑從設計、審圖、施工、監理、監督、驗收,到房屋銷售等環節的閉合式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實現新建建筑設立階段、施工階段100%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換句話說,包括商品房在內的建筑,任何一個環節不符合節能標準,便面臨審批“卡殼”以及其他處罰。
不過,昨日,副市長梁國英指出,全市總體建筑能耗偏高,特別是機關辦公建筑、商業、酒店、醫院等公共建筑是能耗大戶,而這些建筑的節能潛力可以達到15%-20%。
市住建局局長朱川在會上說,建筑節能還存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相對較慢、建筑節能經濟激勵政策相對滯后、建筑節能工作的深度不夠等三大主要問題。
將投數億激勵建筑節能
梁國英說,要切實加強建筑用能系統運行管理,完善市級建筑能耗實時監測平臺。根據建筑類別、使用功能和規模等,逐步制定民用建筑用電定額標準,建立用電超額附加收費制度。對于收附加費的具體時間,會議沒有透露。
據《廣東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民用建筑指的是居住建筑、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商業、服務業、教育、衛生等其他公共建筑。
同時,梁國英表示,市政府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安排2—3億元財政資金成立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熱、綠色建筑、建筑能耗監測系統等建筑節能項目建設。他要求稅務部門研究制定對建筑節能新技術、民用建筑節能項目等依法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
梁國英還要求各鎮街、園區積極完善激勵機制,有條件的可設立工作目標任務,或從節能減排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用于開展建筑節制定能工作。
“十二五”期間至少建40棟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是建筑節能工作的一大重點。根據《綠色建筑技術導則》,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
市住建局今年4月份印發的《東莞市建筑節能“十二五”專項規劃》稱,自從住建部、科技部2005年發布《綠色建筑技術導則》以來,東莞尚無建好的綠色建筑,僅有1項綠色建筑正在建設中。
今年,東莞立志實現綠色建筑為零的突破,新增綠色建筑2棟以上。明年,新增綠色建筑6棟以上。“十二五”期間,新增綠色建筑總量達到40棟以上,建筑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并力爭將東莞生態園打造成為全市綠色建筑示范區。
與此同時,“十二五”期間,全市將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建筑面積250萬平方米,完成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應用建筑面積300萬平方米,并將不少于100棟政府機關辦公建筑和高能耗的大型公共建筑納入能耗實時監測系統。至2015年,在市區、鎮中心區、松山湖、虎門港、生態園區應用新型墻體材料比例高達95%以上,與新型墻體材料配套的專用砂漿應用比例達到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