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能源財經 >> 正文
價格波動存計算缺陷 成品油價格機制有優化空間
來源:新京報 時間:2011-8-23 16:54:23 用手機瀏覽

  國際、國內油價出現理論套利空間,內、外價格差距如果在一定時期內存在,將可能引發跨境的市場投機,從而擾亂國內市場,從監管方面,將可能增大抑制投機方面的管制成本。

  紐交所原油期貨價格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已經暴跌超過25美元/桶。然而國內成品油價格卻處在歷史高位依舊“堅挺”,汽柴油理論進口套利空間窗口已經打開且正在拉寬。(據8月18日《廣州日報》)

  國內成品油價格聯動中“漲快跌慢”與“下調剛性”,主要是緣于定價方面的機制設計,這一制度成因早已有輿論指出,各方也都是承認的。

  根據現行《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油價連續22個工作日日均漲幅或跌幅超過4%,應當考慮對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整,以體現更真實、更靈敏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目的。
 

  辦法中兩處規定決定了當前國內、國際價格真實聯動與公共感受方面的差異:一是與價格波動掛鉤的是國際油價22個工作日的移動均價;二是國際油價對比跟蹤的是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三地的平均價格。很顯然,22天移動均價“平滑了”油價波動,而布倫特等三地油價在知名度與波動幅度方面都遠遠低于紐交所原油期貨價格,如果將國內油價與紐交所原油價格進行類比,當然也就會有巨大落差。

  客觀地說,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是有合理性的,其表現在于,定價盯住的國際原油標的價格相對穩定(盡管處于高位而沒有回落),以及多日移動均價“平滑”之后波動滯后,其在客觀上對國內成品油價格產生了穩定作用。

  但不利的方面也很明顯。

  一是這一機制使國內油價對消費者更具參考意義的紐交所油價波動指標缺乏必要的敏感性。總體來看,三大產地油價指數更反映生產成本,而紐交所油價波動更反映市場需求,而且反映的是真實的“即期”交易成本,調價的目標藍子不考慮這一指標應該說是有缺憾的。

  二是價格波動也存在計算方面的缺陷。舉例而言,價格從80元上升到120元的“漲幅”是(120-80)/80=50%,而從120下降到80元的“跌幅”只是(80-120)/120=-33.33%,簡單的對比是漲、跌幅相差了16.67%,如果原油價格在此區間波動,國內成品油價將呈現出一個“震蕩上行”的走勢圖,其總的趨勢將是向上的。這個“數學原因”,便是市場直觀感受價格“易漲難跌”的真實原因。由此,簡單一致性地只規定移動平均價格變動4%進行調整并不合理。

  三是連續22個工作日的移動均價是否合理也是令市場存疑的。

  如此看來,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是存在優化空間的。

  一是改進盯住的價格指標藍子,是否完全改為盯住紐交所油價波動需要探討,但至少應將該指數納入其中。

  二是可以考慮調整移動均價的計算天數,比如是否可以考慮適當縮短22個工作日均線的規定。

  三是可以考慮在原油價格波動幅度方面進行優化,如規定國際油價22日移動均價高于國內價格4%時進行上調,均價低于國內價格3.5%(或其他比例,可以論證)時即進行下調。

  畢竟,如果國際、國內油價過分偏離,對于國內油品市場的危害是明顯的,如文章開頭提到國際、國內油價已經出現理論套利空間,即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而內、外價格差距如果在一定時期內存在,將可能引發跨境的市場投機,從而擾亂國內市場,從監管方面,將可能增大抑制投機方面的管制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下輪油價調整窗口26日開啟 跌幅可能每噸超百元
本周成品油調價不作調整 為年內首次擱淺
發改委:今日油價不作調整 因幅度不足50元/噸
油價調整窗口今日開啟 或迎年內首次擱淺
成品油價“十三連跌”車用天然氣經濟性堪憂
國內汽柴油價格年內二連跌 93號汽油重回“5”時代
油價暴跌近最后底線創6年新低 十三跌成定局
下周油價將迎十三連跌 不排除調整燃油消費稅可能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