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生物質能 >> 正文
美發現可提高生物燃料生產效率的細菌基因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11-8-18 15:03:47 用手機瀏覽

    用微生物分解農作物和農業廢料來生產乙醇,是生物燃料研究的主要方向。美國研究人員新近發現一個基因,可望幫助提高微生物生產乙醇的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美國能源部生物能源科學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日前發表新聞公報說,在用于生產燃料乙醇的一種細菌——熱纖梭菌中,新發現的基因決定著細菌對乙醇的耐受力。

    熱纖梭菌能發酵降解纖維素產生乙醇。由于它能自行制造降解過程所需要的酶,不需要添加昂貴的催化劑,在生物燃料方面有很大應用價值。但乙醇是細菌新陳代謝的產物,細菌對乙醇有一定的耐受界限。如果能培育出對乙醇耐受力更強的菌株,就可生產更高濃度的乙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研究人員對熱纖梭菌的兩個菌株進行基因組測序,其一是能夠適應乙醇的菌株,另一個是不具備這種能力的野生菌株。對兩個菌株的基因組進行比較后發現,一個單獨的基因決定著菌株對乙醇的耐受力。移植這個基因的特定突變版本,就能使野生菌株獲得耐受力。這一發現令人意外,因為乙醇耐受力是一個復雜的特性,人們過去猜測它應該是由多個基因共同控制的。

    目前工業化生產燃料乙醇主要是以玉米等糧食為原料。如果能有效利用纖維素生產乙醇,就可將原料擴大到秸稈、木屑、草等等,降低糧食消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我國科學家在生物燃料轉化方面取突破
波音公司完成世界上首次使用“綠色柴油”的飛行
開發研究從釀造啤酒廢料中提取生物燃料技術
漢莎航空采用farnesan生物燃料執飛的首個定期航班
我國秸稈纖維素制乙醇生產技術獲得突破
中美航空生物燃料合作項目取得突破
全球生物質能源發展進入新一輪態勢
美國計劃在海軍推動生物燃料大規模應用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