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壩蓄水能力強一些,即便進入枯水期,也可保證水力發電!敝袊Πl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認為,7月份水力發電量大幅下降,除了大旱,水電調節能力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他預計,南方大旱,水力發電下降,或迫使水電項目加速核準。
“今年水電項目的核準進度顯然快于去年!睆埐┩ソ榻B,西南大旱,大面積缺電的情況在某種程度刺激了水電項目的核準提速。2011年“計劃全年新開工水電項目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而“十一五”期間全部開工量僅為2000多萬千瓦。
我國現有水資源和能源結構也為水電發展提供了空間。我國水資源豐富,但目前開發程度只有36%,遠落后于發達國家60%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我國政府在哥本哈根會議上作出節能減排承諾,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也提出非化石能源占比要達11.4%,而水電將作為清潔能源的主力。
據了解,水電“十二五”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將新增水電裝機容量7000萬千瓦,未來十年新增裝機容量1.2億千瓦。
另據張博庭介紹,幾大國有電力集團面臨著增加清潔能源比重的壓力,中小型水電資源因而成了它們爭相布局和收購的對象,令地方中小水電站的價格不斷攀升。
水電開發一直伴隨著生態問題的質疑。有消息稱,水電“十二五”規劃指出,在河流規劃、勘探設計、施工建設和投產運行全過程落實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同步運行,結合區域、河流的生態環境和移民實際,進一步優化調整河流開發規劃方案,適度控制高壩大庫容水電站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