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煤炭網分析師9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自本月起,秦皇島港煤炭調出量結束此前的三周連降,保持上漲趨勢,調入量則連續三周減少,同時,盡管年初以來始終高位運行的電煤價格連續五周出現下跌,但專家表示,煤炭行業壟斷的加劇或推動煤價于本月下旬“抬頭”,導致明年將現新一輪“煤荒”。
煤價將蠢蠢欲動
海運煤炭網指數中心8月3日數據顯示,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出現連續第五周下滑,秦皇島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為831元/噸,較上周下滑4元/噸,累計下降12元/噸,降幅達到0.48%。
然而,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下稱“國電集團”)一位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煤價的下跌僅限于每噸幾元的幅度,對電廠用煤成本并無本質改善;而待煤價上漲時,則是以每噸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速度猛漲,一旦漲上去就不可能回到原水平。因此,所謂連續五周下降對電企意義不大。
更有分析人士指出,前期煤價僅是回調,大趨勢仍是上漲,預計煤價在本月可能止跌。上述國電集團專家表示,隨著迎峰度夏階段的結束,各地電廠將開始面臨冬儲煤的挑戰。由于各家電廠對于煤價均有強烈的上漲預期,因此冬儲煤必然是“越多越好”,這也會進一步推高煤價。
中煤集團原煤炭出口第一業務部總經理黃騰在接受本報采訪時預測,煤炭價格將在本月20日左右重新“抬頭”,且隨即出現大幅上漲。他表示,電廠冬儲煤可能是煤價上漲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則是煤炭行業壟斷程度的加深。
壟斷成煤價推手
黃騰告訴本報,煤炭價格的主要推力之一,是政府的行政壟斷行為。自從中央把大型煤礦管理權下放到地方后,地方政府實際上掌控了中國煤炭資源的采掘權和受益權。
同時,隨著近年來以山西、內蒙古等為代表的煤炭資源大省相繼進行煤炭資源整合重組,形成了一批規模更大的煤炭集團,這些集團同樣也在以控制產量的方式提高價格,形成商業壟斷。“就動力煤而言,僅中煤集團、神華集團和大同集團三家就完全可以左右國內動力煤的價格走勢!秉S騰說。
最后,鐵路運輸的壟斷也成了令電力企業撓頭的煤價推手。黃騰指出,中國的鐵路運輸目前仍非常緊張,只能滿足貨運需求的一半左右。在此情況下,中國煤炭的供應不取決于能生產多少煤,而取決于能運出多少煤。
同時,隨著國際煤價持續上漲導致的對國內煤炭需求的大增,國內煤炭運輸壟斷的助推作用也將進一步顯現。
新一輪“煤荒”難免
黃騰同時向本報指出,由于國際煤價近年多數時間低于國內煤價,致使中國每年進口約1.5億噸煤。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0年全國煤炭產量為32.4億噸,僅從數字上說,足以滿足國內的需求。但價差仍使中國源源不斷地進口煤炭。他說,這必將刺激國際煤價飆升,抑制進口,最終使用戶轉而尋求本國煤炭。
另一方面,隨著國際經濟特別是日本經濟的復蘇,明年中國能從國際市場購得的煤炭將可能十分有限,這兩因素或將推動明年煤價大幅上漲15%左右。
而對于這一漲幅,上述國電集團專家告訴本報:“今年已經這么緊張,明年的‘煤荒’可能更加難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