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陽泉煤業(600348)、冀中能源(000937)、西山煤電(000983)等近10家煤炭企業陸續披露2011年中報,盡管這些公司上半年總體業務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均穩定增長,但由于生產成本顯著上升,導致煤炭業務利潤率普遍下降。而受益于國家鼓勵“煤電一體化”政策,憑借煤炭資源優勢,多家公司的電力生產業務營業收入明顯增長。
煤炭業務成本上升明顯
在近期煤企發布的中報數據中,煤炭業務成本明顯上升成為企業共有的特點。陽泉煤業、西山煤電和煤氣化(000968)等公司上半年煤炭業務板塊的營業成本同比分別上升30.42%、37.64%和23.25%,山煤國際(600546)更是高達139.98%。
這一現象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期公布的上半年煤炭經濟運行數據中也得到了印證。上半年,國內90家大型煤企主營業務成本達8030億元,同比增長39.8%。對于成本上升的原因,中煤協分析認為,主要是受工業品價格上漲、煤礦安全標準提高、職工收入增加、存貸款利率調整、環境治理投入加大等多種因素疊加的剛性推動。
上述多家公司均在中報中表示,盡管煤炭生產業務依舊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主體,上半年營業收入也實現了普遍增長,但成本的上升已成為企業的現實壓力。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邢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作為上游行業,煤炭企業上升的成本或將轉嫁到下游發電、鋼鐵等企業身上,這將增強下半年國內市場煤價上升的預期。近期國內電煤的市場需求出現快速增長態勢,電煤漲價的預期或將提前到來。
發電業務逆勢增收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國內火電廠普遍虧損、身陷經營困境的背景下,煤炭企業的發電業務竟然逆勢增收。在發布中報的煤企中,多家公司上半年發電業務營收均達近億元,且同比增長明顯。
西山煤電上半年電力熱力業務合計實現營收9.52億元,同比增長48.19%;煤氣化上半年電力創收359萬元,同比增49.93%;陽泉煤業電力創收7060萬元,同比增長也近10%。
分析指出,煤炭企業擁有的煤炭資源優勢,是其電力業務能夠逆勢增收的主要原因。近年來,眾多煤炭企業通過建設坑口電廠,發展“煤電一體化”,已從中獲益頗多。中國神華作為國內煤炭企業涉足電力最深的企業之一,目前發電裝機規模已突破3000萬千瓦,已漸漸成為其業務收入增長中的主力板塊之一。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邢雷分析,建設坑口電廠,發展煤電一體化,變輸煤為輸電,既可避免長距離運輸,降低燃煤成本,又可實現資源的綜合開發,節省建設投資,減少環境污染,并使不宜長途外運的低熱值煤和洗煤廠的低熱值洗中煤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他認為,在國家近年來大力鼓勵煤電聯營的政策背景下,“煤電一體化”有望成為煤炭企業長期的業績增長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