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初以來,國內成品油最高零售限價遲遲未調,但在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之下,已有不少民營加油站率先開始降價。
在這場降價潮中,記者發現鮮有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加油站的身影。兩巨頭為何對調漲價格總是“只爭朝夕”而對調低價格如此遲鈍?
民營加油站率先降價
進入6月以來,國內成品油供需局面似乎并不像此前預期的那樣緊張。近期,在成品油調價窗口尚未開啟的情況下,民營加油站已率先發起“降價潮”。
以93號汽油為代表,位于上海寶山區的民營加油站寶劉加油站93號汽油價格為7.35元/升,比國家規定的上海市汽油最高零售指導價(7.79元/升)低了0.44元/升。
除了民營加油站之外,中海油、中法合資企業中化道達爾等大型國營、外資性質的加油站也參與了這場降價。上海閔行區漕寶路上的中化道達爾文瑞加油站93號汽油價格為7.39元/升,低于國家規定的最高零售指導價。
油品批發價持續走低
民營加油站價格的松動,并非賠本讓利。近段時間來,國際原油價格不溫不火、國內成品油需求冷清使得成品油批發行情疲軟,批發價持續走低,為加油站降價打開了空間。
自2011年4月7日以來,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已連續三個多月沒動,在這期間國際原油價格卻已經歷了一趟過山車。紐約WTI原油價格從每桶115美元的高點跌至90美元附近。
國際原油價格回落使得參照國際定價的國內原油價格也相應下滑。記者從國內煉廠了解到,與5月份相比,6月、7月兩個月國內原油結算價累計降幅已經超過300元/噸,著實為煉廠減輕了成本負擔。
兩巨頭堅挺令人費解
在降價的加油站中,記者發現鮮有中石油、中石化的身影。除了位置較偏的郊區加油站點外,兩大集團大部分的加油站都在按照國家最高零售限價銷售汽柴油。
上海出租車司機楊師傅告訴記者,民營加油站有打折促銷,但油品的質量難以保證,且經常出現缺斤缺兩的現象也讓車主卻步。另外,與兩大集團的加油站相比,民營加油站往往位置較偏,有些車主也不愿意跑遠路去加油。
能源研究機構東方油氣網油品部經理馮臻告訴記者,當前國內汽柴油需求仍很弱,仍有一定的下滑空間。這也意味著,加油站還有繼續降價的空間。
在這一背景下,兩大集團加油站價格持續保持堅挺,著實讓人難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