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能源財經 >> 正文
新能源產業:“十二五”四大區域特色發展
來源:中國電子報 時間:2011-7-25 14:41:33 用手機瀏覽

    在營銷環節,我國部分新能源領域也逐步面向海外市場。北京、上海等區域輻射面積廣、國際功能強的地區將成為新能源企業設立營銷中心的選擇。

    重點省市 六大省市特色發展

    北京:科研基礎雄厚的新能源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中心

    北京市在新能源領域有明顯的科研優勢,擁有全國近1/4的新能源領域科技資源,在太陽能光伏設備制造、風電設備制造和核能技術服務等領域居于全國領先地位,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優勢和產業規模,并初步形成了企業、研發機構、產業聯盟相互促進的創新格局。

    天津:龍頭企業聚集的產業制造基地

    天津是我國北方重要的工業城市,雄厚的機電工業實力為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天津港是世界第五大港口,符合新能源大型裝備(如風電裝備)對海運和臨港制造要求。天津通過引進國內外一流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帶動了天津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迅速發展。

    以風電裝備制造為例,天津風電裝備制造產業主要集聚在濱海新區。天津通過引進世界一流風電企業及國內風電主機巨頭,帶動了天津風力發電產業的迅速發展。

    江蘇:集群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江蘇省新能源發展政策較為完善,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較好,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綜合配套條件較為優越。進入新世紀以來,江蘇省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成為中國光伏和海上風電發展的核心區。

    江蘇省光伏產業規模約占全國光伏產業規模的60%,是國內最大的光伏產業基地,形成了原料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封裝、光伏發電應用和配套產業完整的光伏產業鏈。江蘇沿海地區風電基地是中國七大風電基地中唯一的海上風電基地。2010年10月,我國首輪100萬千瓦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的四個中標項目均在江蘇沿海地區風電基地。

    內蒙古:資源優勢突出的新能源應用基地

    內蒙古風能資源豐富,也是中國風電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全區風能技術可開發容量超過1.5億千瓦,占全國陸地風能資源儲量的約50%。2011年,內蒙古有望成為中國首個風電裝機突破千萬千瓦省份。

    內蒙古太陽能資源占有量居全國第二。近年來,內蒙古各地相繼利用太陽能資源,發展單晶硅、多晶硅光伏產業。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阿拉善、錫林郭勒等地依托豐富的太陽能資源、硅礦產資源,陸續開工建設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著力推動太陽能級硅及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形成了以多晶硅材料為核心、硅片生產企業相配套的光伏制造業集群。

    內蒙古自治區既具有非常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儲量,又有生物質能源科技基礎和產業基礎。近年來,內蒙古重視發展、應用生物質原料發電和轉化燃料技術,在生物質發電、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沼氣綜合利用等方面發展迅速,正在打造國家級的生物質能源基地。

    河北保定:產業鏈完善、品牌張力強的“中國電谷”

    保定·中國電谷,是在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基礎上,打造的新能源與電力技術產業基地。保定·中國電谷當前已建立以風力發電、光伏發電、輸變電、新型儲能、高效節能、電力自動化為核心的新型產業體系,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體系,成為國內外重要的新能源與能源裝備的制造基地和要素集聚區。

    保定·中國電谷的發展和區域新能源品牌影響力的形成受到國內外的眾多關注。近年來,保定·中國電谷先后獲得多項國家級政策平臺支持,成為國家認可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戰略平臺。保定市也憑借新能源與能源裝備產業優勢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為“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首批啟動的兩個城市之一。

    四川樂山:研發生產能力強的原材料供應基地

    樂山739工廠在多晶硅研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截至2010年年底,樂山多晶硅產能達到7460噸。根據《樂山國家硅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基地發展規劃》,到2013年,樂山市將建成以硅材料產業三大片區、三大產業鏈、三大循環為特色的硅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示范基地。

    布局策略 聚焦優勢統籌發展

    一、加大政策力度,提高區域引力

    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在國家大力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需要密切關注國家新能源戰略方向,重新審視新能源產業發展路徑,準確分析產業發展趨勢,積極推進本區域新能源產業規劃研究與制定,明確本區域新能源產業定位,提高本區域對新能源產業的吸引力。

    二、挖掘資源優勢,統籌區域發展

    國內新能源產業區域布局以基于當地資源優勢,細分新能源產業發展為特征,形成了類似于甘肅的“陸上三峽”等新能源產業基地。

    在各地大力發展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其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的形勢下,各地方不能盲目跟風,而是要充分認清本地資源優勢,選擇當地有競爭優勢的新能源細分產業領域,統籌區域發展。

    三、聚焦優勢產業,推動產業升級

    推動產業升級是聚焦發展優勢新能源產業的必然要求。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區域要從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出發,持續發揮現有新能源產業資源優勢,壯大產業規模、生產能力。并以新技術為切入點,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壯大促進產業升級,搶占未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制高點,不斷向產業鏈高端發展。

    四、提升園區軟硬環境,引導產業集群發展

    軟環境建設對于區域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牽引作用和重要的基礎作用。軟環境建設上,需要政府部門增強服務意識,樹立“部門圍繞企業轉,企業需求我服務”的觀念。健全制度、簡化程序、規范行為、提高效率,為投資經營者提供優質服務。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農村水電去年破7300萬千瓦 開展綠色水電評價
承德本年度風電裝機29.75萬千瓦 力促新能源發展
風電產業成郴州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點
頁巖氣開發進度遠低于預期 多部委督促落實規劃
今年頁巖氣產量預計2億方 “十二五”目標難達
煤層氣產量數據成謎 “十二五”規劃有難度
甘肅出臺五項舉措 全力促進火電減排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十二五”能源消費增速減緩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