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線監控運行自動化、調度指揮數字化、管理信息可視化!庇浾呓赵谇嗖鼐采訪時了解到,被譽為青藏高原能源線的格拉輸油管線目前已實現全程信息化管控。
格拉輸油管線橫跨青藏兩省區,是我國第一條高海拔、長距離、多品種成品油輸油管線,擔負著80%以上的進藏油料輸送任務,被譽為“西藏能源大動脈”。
1976年12月,青藏兵站部官兵完成了從格爾木至拉薩全長1080公里的格拉輸油管線的鋪設任務,從此建立了為西藏提供油料保障的能源線。2001年,國家投資3.27億元對格拉管線和輸油設備進行了全面改造,建成了輸油調度系統。2010年,又對輸油管線進行全面升級。
管線團團長樊根生介紹說,升級改造后的輸油調度系統由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遠程視頻監視系統、數字電話調度系統、后備電源系統四大子系統組成,集數據采集、可視監控、遠程指揮及綜合管理于一體。
在青藏兵站部管線團調度指揮中心,記者看到,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各輸油泵站機房、倉庫的工作狀態。值班調度員只需通過點擊主菜單,就可對全線各泵站輸油工況參數、輸油設備進行查閱和監控,同時根據流程圖在線參數,實時掌握全線輸油情況。
樊根生說,改造后的輸油管線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全線密閉輸送。管線改造后,全線成為統一的水力系統,從根本上杜絕了冒頂等現象的發生。二是運行性能可靠。運用自控設備就可以對泵站各系統、各項設備進行有效監控、預警。三是調度更加便捷。調度指揮中心可以實時監控青藏線沿線各泵站輸送油料的情況,并對產生的異常情況進行控制調度。
據了解,目前格拉輸油管線不僅在信息化管控上居國內領先水平,而且在成品油管線的勘察設計、施工管理、使用維修等方面也積累和探索了許多先進經驗,為我國成品油管線輸送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和樣板。
“管線改造后,基本實現了‘泵站管理信息化、輸油調度數字化、操作運行站控化、裝備維修專業化’!惫芫團政委嚴道權說,這將使進藏的輸油管線更加暢通、高效、安全,也能更好地為西藏地區的經濟建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