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電力電網 >> 正文
美國核安全專責小組建議改進本國核安全框架
來源:世界核新聞網 時間:2011-7-21 23:24:34 用手機瀏覽

    美國核安全專責小組向該國核監管機構提出建議,雖然美國各核電站的安全性已得到確認,仍應當提高重大事故應對能力,并確保后備電源的可靠性。同時,該小組還就美國核安全框架提出了改進措施。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之后, 美國核監管會(NRC)要求成立高層專責小組,以對核管會的程序和法規進行“有條不紊的系統性審查”。

    該短期專責小組現已向NRC提交報告,詳細闡述了其調查結果,并就如何改善核電廠的安全和監管制度提出了建議。此次短期審查后,將繼續進行一段為期更長的審查,并在六個月內提交有關進一步建議的報告。

    專責小組由七名成員組成,該小組指出,“凡涉及核電廠堆芯損壞以及放射性物質泄漏失控的事故,即使沒有對公眾健康造成顯著的影響,從本質來說也是不可接受的!痹撔〗M還提醒,“未來幾十年里,全美將有100多座核電廠投入運行,其提出的建議需基于對此環境的充分認識。”

    該報告稱,“依據目前的監管方法以及當前美國核電站的設計容量,專責小組的結論是:在美國,不會發生像褔島核電站那樣一系列的事故,并且美國已經實施了一些適當的緩解措施,以降低堆芯損壞和放射性物質釋放的可能性。因此,核電廠繼續運行、繼續頒發許可證,不會立即對公眾的健康和安全構成危險。

    專責小組表示,NRC目前的監管方式包括:保護和減輕設計基準事故的要求、通過法規處理超過設計基準事故的要求,以及通過自愿性行業倡議處理嚴重事故 。這種在過去幾十年中逐步建立起來并不斷補充完善的監管方式,利用當時最先進的信息和技術解決了很多安全問題和爭議。但是,在許可證以及NRC技術審查和檢查方面,沒有對這種拼湊式的監管要求和其他安全舉措進行相應的考慮和處理。因此,改善NRC的監管框架是一個“合適的、現實的并且可實現的目標。”

    該報告的結論為:如果能夠對已融合了風險意識的縱深防御理念進行更加平衡的應用,將實現一個邏輯性、系統性、連貫性、更易理解的加強監管的框架。這種框架將支持適當提高應對可能性低但后果嚴重事件的能力,從而大大提高安全性。”

    為提高核電廠的安全性,專責小組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建議,共12項,其中包括運營商每十年對每座在運行反應堆結構、系統、部件的設計基準抗震和抗洪能力進行必要的再評估和升級。

    該小組還建議,對于所有運行中的和新建的反應堆,NRC應加強由于設計基準或超出設計基準的自然災害導致電廠停電的事故緩解能力。這表明,在沒有廠外或廠內交流電源的情況下,電廠至少能夠應對8小時,并對堆芯和乏燃料水池進行72小時以上的冷卻。核電廠應急預案能應對長時間停電以及多個反應堆發生事故的情況。還應增加輔助儀表裝置和抗震保護系統,如有必要,為乏燃料池提供額外的冷卻水。確保任何時候至少有一個電力系統能為乏燃料池的儀表和泵供電。

    另一項建議是,類似福島第一核電站的Mark-I和Mark-II型沸水堆必須有可靠的硬化通風設計。在今后的較長期審查中,還要考慮安全殼廠房和其他廠房的氫氣控制和緩解。NRC還應“評估預防和減輕地震引發的火災和洪水的潛在能力”。

    專責小組組長Charles Miller表示:“除了總體建議外,我們從四個領域對NRC的監管框架進行了澄清,主要著眼于確保防護、強化事故緩解、加強應急準備和提高NRC方案的有效性!

    專責小組的調查結果表明了美國核電廠的安全性,美國工業核能研究所(NEI)對此表示欣慰;然而,NEI還要求NRC在制定監管政策時,不能僅拘泥于該專責報告。NEI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核官員Tony Pietrangelo 表示:“專責小組的報告沒有引用福島核電站事故的重要數據來支持它所提出的許多建議。由于在收集和評估來自日本的不完整信息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戰,NRC應尋求利益相關方對此專責報告的更廣泛參與,以確保獲得更準確的信息,有利于得出報告的結論。”

    Tony Pietrangelo還補充道:“NRC始終在運行經驗和重大事故的基礎上對監管要求進行補充。業內希望NRC能夠繼續執行這項舉措,關注對核電廠安全至關重要的各個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張國寶:核電不太可能出現二三十年蕭條期
“核電廠核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通過論證
項目安全審查完成 核電裝備公司訂單量或回升
核能利用是趨勢 強化國際合作與管理提上議程
核安全委員會電氣專家:德國緣何揮別核電?
核電發展首次明確時間表 項目審批或明年開閘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