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歐佩克與國際能源署為石油價格展開較量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時間:2011-7-18 9:36:05 用手機瀏覽

    國際能源署(IEA)于6月23日宣布,未來30天將每天釋放200萬桶儲備石油。此舉令市場倍感意外。國際能源署成立于1974年,由28個進口石油的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組成,旨在與歐佩克(OPEC)抗衡。此次決定是為了填補利比亞高品質輕質低硫原油出口減少的缺口。

    政治動機

    這是國際能源署歷史上第三次宣布釋放戰略原油儲備,前兩次分別在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和2005年美國“卡特里娜”颶風時啟動應急機制。該決定出乎許多業內人士意料;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逾7%,最低跌至每桶104美元,而西得克薩斯中質(WTI)原油仍維持異常大的折價,主要是由于加拿大供應巨幅下降,俄克拉荷馬州庫什(WTI原油定價地點)交貨原油出現了技術性供應積累。不過,以上兩個原油價格指標隨后均出現反彈,并收復了失地。

    然而,國際能源署的決定被視為涉嫌通過政治力量干涉石油供求關系的一個先例。美國帶頭釋放儲備石油,動用“特殊石油儲備”(SPR)承擔一半的釋放量;而日本、德國、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將共同承擔另一半的釋放量。

    在國際能源署做出上述宣布之前,盡管承受增加石油產量的壓力,歐佩克成員國于6月8日開會討論提高產量配額卻未能達成一致,出乎許多業內人士的意料。伊朗和委內瑞拉阻止了沙特有關正式提高產量的議案。國際能源署曾在5月19日呼吁歐佩克增加石油產量。

    據稱,填補因利比亞每天石油供應減少150萬桶原油產生的缺口是此次釋放儲備石油的原因,而國際能源署也預計下半年原油需求會增長。不過,宣布釋放儲備石油決定的時機卻有點蹊蹺:在利比亞戰爭爆發3個月后。此舉被解釋為國際能源署與歐佩克之間的較量——在歐佩克未能達成石油增產后,對抗其在石油市場的主導地位。另外,政治因素也在發揮力量。油價高企已成為奧巴馬政府的一大憂慮,因此,國際能源署的行動被視為一種政治動機。

    油價長牛

    事實上,油價在國際能源署宣布釋放儲備石油的決定之后穩步反彈,收復失地。這表明,供求基本面因素是推動市場的最終力量。各項基本面因素均表明,未來油價還會創歷史新高。過去10年,石油相對稀缺加上新興市場的強勁需求,一直是推動油價的主要結構性力量。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高速增長,推高了對石油等有限天然資源的需求,導致石油供應過剩局面開始改觀。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的原因至少可部分歸功于商品價格的結構性上漲而非周期性上漲。

    石油產業的基本轉換是顯而易見的:由資源的“勘探期”向“投資期”發展。已經探明、容易開采的儲備(唾手可得的成果)正在逐漸耗盡,提煉率也在持續下滑。為了滿足全球不斷增長的需求(主要來自新興市場的需求),需要實施代價不菲的新項目,以取得之前難以開采的石油儲備。石油供應有限,以及在條件日益困難地區開采石油成本上升,這些因素將主導石油市場的未來前景。

    未來油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每增加一桶石油的單位開采成本。換句話說,石油生產的“邊際成本”正在大幅上升。在優勢明顯的中東地區油田,石油的生產成本很低,每桶僅20美元。但是,從加拿大油砂提煉石油或者從尼日利亞深海開采石油的成本就很高,每桶價格估計介于70~100美元。長期而言,石油價格將向其邊際成本靠攏。如果油價下跌,生產商只能削減勘探和生產的投入,以免出現虧損。

    在當前油價水平(每桶超過100美元),大型石油公司將必要的資金投入到新建項目上;如油價下跌,則這些項目無法實現商業化。值得注意的是,在條件較為惡劣的油田投產并產生效益需要很長時間,但石油公司在這些油田的大規模生產項目仍在實施之中,表明石油行業管理層也非常看好油價的長期發展前景。

    出于政治目的而動用戰略儲備,這算是首開先河了。不過,此次打壓油價的干預似乎最終以失敗告終。石油市場依然受供求基本面的影響,油價長期牛市的根基牢固。油價在國際能源署宣布決定之后的探底回升,增強了市場對石油牛市的信心。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可考慮增加一些能夠對抗通脹的實物資產,例如石油勘探和生產等將能夠受惠于油價牛市格局的行業。石油相關產業中,另一個受惠于牛市前景的板塊是石油設備,其對油價上漲和石油行業增加投資特別敏感。此外,石油鉆探裝備承包行業也將受惠于石油行業的大規模資本支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際油價漲聲迎2月 美股多頭靜候歐佩克減產
歐佩克:今年石油市場將開始再平衡
國際油價大跌逼近30美元關口
歐佩克:2015年12月石油產量下滑
OPEC維持產量不變原油走勢雪上加霜
國際油價9日先漲后跌 跌幅約為1%
歐佩克維持現有產量壓低油價
外媒:前三季石油供應過剩逾5億桶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