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日前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發布《綠色經濟報告》。報告稱,從現在起至2050年,每年將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2%投資于10個主要經濟部門,便可推動全球向低碳綠色經濟轉型。 這份報告是環境規劃署第26屆理事會會議暨全球部長級環境論壇在內羅畢開幕當天發布的,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專家集體撰寫,描繪了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新藍圖。
報告說,根據目前的數據,2%的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3萬億美元。如果在各國國內和國際層面綠色經濟政策的引導下,將這筆資金投資于農業、建筑、能源、漁業、林業、制造業、旅游業、交通等10個經濟部門,將會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還將催生大量就業機會,對消除極端貧困至關重要,同時可減少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等帶來的風險。
報告認為,綠色經濟意味著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實現可持續增長,是更加有效、更加公正的經濟模式。
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齊姆·施泰納在開幕式上說:“我們曾面臨發展同環境對立、政府同市場對立以及南北對立等問題,F在,我們必須超越這種對立觀念!
他說:“現在世界上還有25億人每天只靠不到2美元度日,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20多億,我們顯然必須繼續發展,實現經濟增長。但這種發展的實現不能以損害陸地、海洋或大氣中的生命支持系統為代價。這些系統維系著我們的經濟,因而維系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而關于如何使人類活動不超越地球承載能力這一問題,綠色經濟提供了答案的一個關鍵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