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電力電網 >> 正文
全球專家為中國核電安全發展出謀劃策
來源:中國核工業報 時間:2011-7-13 15:19:29 用手機瀏覽

    “福島核事故之后,印度宣布要對所有核電站進行‘特別安全評估’,同時邀請國際原子能機構進行安全評估!闭劦絿H合作機制,印度的一位專家表示,“我們建議,在中國未來的核電發展中,應進一步完善類似這樣的合作機制!

    各國原子能法立法體例概覽

    世界上,各國原子能法律立法方式一般分為兩類:

    一類是制定一部原子能基本法律,并以此為基礎,構建其國內原子能法律體系。美國、德國、日本等國是這種方式的主要代表。

    美國于1954年頒布《原子能法》,并以此為依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案等。該法是目前世界上條文最多、篇幅最長的一部原子能基本法。日本于1955年頒布《原子能基本法》。在此基礎上,日本建立了原子能利用活動管理框架以及相應的子法,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原子能法律體系。

    另一類是不存在一部原子能基本法律,而是對應原子能法律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分別制定法律,從而形成相應的原子能法律體系。加拿大、英國、法國等國采用此種方式。

    加拿大核能領域最主要的立法是《核安全和控制法》、《加拿大環境評價法》、《危險貨物運輸法》、《核物質包裝和運輸條例》等。法國也是如此,所適用的眾多法律法規分散規定于不同的法律文件中,沒有系統化編撰。

    部分國家核安全監管機構情況

    法國:核設施安全局負責核安全監管,負責技術審查、評價以及核安全及輻射防護的科學研究。具體工作則由核安全及輻射防護研究所承擔。此外,還成立了由總理為首的基本核設施部際委員會和核安全及情報高級顧問委員會。

    俄羅斯:俄聯邦核及輻射安全機構負責監管核設施在選址、設計、建造、運行和退役中的核和輻射安全。俄聯邦核及輻射安全機構的首長由俄聯邦總統任命,由俄副總理直接領導。

    日本:核設施的安全分別由幾個部門監管。商用核電廠的許可證管理由通產省負責,船用反應堆由運輸省負責,核燃料循環設施和研究堆由科技廳負責。日本核安全委員會負責制定核設施安全監管的政策,核安全和防止核損害的法規、導則。

    美國:世界上最早實行獨立核安全監管的國家。美國核管理委員會成立于1974年,委員會主席由總統任命。監管范圍包括核設施、核材料、輻射防護和廢物管理。核管會在費城、亞特蘭大、芝加哥、達拉斯和舊金山分設五個地區辦公室。

    危機過后需要重拾信心

    世界因為一個福島核事故亂成了一團。在這樣的十字路口上,許多中國人更想知道的是,中國核能如何發展才能更安全?

    6月29日~30日,140多位來自美國、印度、中國以及歐洲的核電專家、工程師們匯聚在北京,就福島核事故的教訓以及中國核電發展展開了一場場辯論和探討……

    “太專業了!敝袊丝萍寂c經濟信息研究院的兩名參與者在聽了一上午專題討論后,連連表示“里邊涉及的內容很有深度。既有對福島核事故的分析,又有各國應對核電危機的具體做法和反思。沒有一定的核電研發、工程建設或管理經驗,很難參與到其中!

    似乎這是一個純技術的研討會,但這一觀點遭到了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一位名叫TOM的工作人員的反對。“我們希望研討會能通過技術交流推動核電安全發展,從而讓更多的人對核電更有信心。”

    那為什么選擇在中國召開?事實上,當下的歐洲反對核能的聲音日漸加強,似乎那里更需要開展類似的活動。沒有忍住,記者還是表示了疑惑。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核電建設國家,中國核電發展規劃十分誘人。我們希望能用推動中國核電發展來帶動整個世界。會后,我們會整理專家觀點,并借助媒體與公眾一同分享這些成果!睏罡粡娊淌陉U述了理由。

    “來之前就對世界核能形勢做了功課,總體感覺是不明朗。但在這里,我切實感受到了希望!盩OM介紹,這幾天他接觸了許多中國核電工程師和年輕人,“他們對核能有相當大的期望,這也許就是我們的希望!

 

上一頁  [1]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朱小丹:推動廣東核電安全可持續發展
胡錦濤:兩岸核電安全合作盡快達成協議
我國1至2年內或無新核電獲批 總體發展方針不變
反思福島核危機 中國需要強有力的核監管機構
權威專家解讀:如何鍛造我國核電安全“金鑰匙”
中國二代核電站將全部使用三代核電技術進行改建
多國降低核電比例或放棄核電,能源缺口咋補?
世界核電專家呼吁建立國家層面核電應急機構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