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炎夏到來,今年年初時就曾顯現的電荒出現再度抬頭之勢。記者注意到,最近不少省份頻頻傳出用電負荷創新高的消息。近日浙、贛、湘、川、渝5省市已拉閘限電,另有華東、華中12個省區市用電負荷達到或超過歷史峰值,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采取拉閘限電措施。
據中國電力[1.90 -1.55%]企業聯合會預計,迎峰度夏(6-8月份)期間,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1.25萬億-1.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最高用電負荷增長14%左右。華東電力將面臨1500萬千瓦的供應缺口,華北、華中、南方部分地區缺口均在500萬千瓦左右。
中國社科院有關專家對記者說,此輪電荒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生產資料價格指數(PPI),但對經濟的影響不會很大。“2004年出現的電荒對經濟增速的影響超過0.6個百分點,但今年局部地區面臨的電荒對經濟的影響不會超過0.3個百分點。”
實際上,今年的電荒并不像以往那樣是進入夏季才出現的。從今年一季度開始,局部地區的電力緊缺情況就開始出現了,比往年來得時間更早、范圍更廣、缺口更大。
從電力需求方面來看,今年以來用電負荷增長較快。一季度電力消費同比增長12.72%,較去年四季度加快7.3個百分點。從供應方面來看,部分水電大省來水偏枯影響了水力發電的正常運轉。一季度水力發電同比增長26%,剔除上年西南干旱造成的低基數影響后,實際僅增長8.2%。
電荒來臨無疑會對經濟增長造成一定不利影響。一位券商分析人士指出,近兩個月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回落,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電荒的影響。PMI持續回落的重要原因是電荒帶來的沖擊。從數據來看,中部地區PMI回落幅度較大,已經連續兩個月回落到50%以內,成為帶動PMI下行的主要原因。但是東、西部地區PMI不但沒有回落,反而有所上升。專家認為,中部地區受電荒影響較大,這是造成其PMI下行較快的主要原因。從分行業數據來看,部分高耗能行業如造紙、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PMI生產指數下滑也比較明顯,這也反映了電荒的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氣候、電煤供應等不確定因素造成疊加,用電高峰期間電力缺口可能進一步擴大,就全國范圍來看,最大電力缺口占最高用電負荷的比重平均在5%左右,而2004年這一比重超過10%。
中國社科院有關專家表示,“電力短缺有很強的季節性,用電高峰時可能比較嚴重。總的來看,2004年電荒對經濟的影響超過0.6個百分點,預計2011年電荒對經濟的影響不會超過0.3個百分點!
雖然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可能不大,但由于電力短缺波及面較廣,特別是對企業生產有直接影響,所以季節性電荒可能對水泥、冶金、化工等高耗能產業造成一定影響。市場人士認為,如果電荒持續一段時間,可能推動冶金、化工等相關產品漲價,進而導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