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已公開發布的19個省份垃圾發電中長期規劃:
大部分省市到2030年要求焚燒率在60%-100%;
推算全國垃圾發電總規劃產能約在145萬噸/日,當前全國投運產能約50萬噸/日,未來新增建設空間4750億元,運營總空間約1200億元/年;
各省中,2030年規劃目標與2020年十三五目標相比,缺口仍然巨大的有河南、河北、山東。徽憬、江蘇、福建、安徽等東部地區較十三五規劃仍有超過3萬噸/日的規劃增量,主要需求在擴建項目和縣級項目;
根據目前上市公司在手產能分析公司近期和中長期的垃圾發電運營空間:
按2019年已投/總訂單(萬噸/日)排序:
光大國際
(6.49/12.73)、粵豐環保(1.68/4.56)、綠色動力(1.91/4.66)、偉明環保(1.46/3.54)、瀚藍環境(1.48/3.27);
按2020年新投彈性排序:高能環境(430%)、瀚藍環境(79%)、上海環境(71%)、粵豐環保(44%)、偉明環保(32%);
按2021年新投彈性排序:粵豐環保(46%)、高能環境(43%)、偉明環保(27%)、綠色動力(24%);
按2019年市占率測算中長期空間大的標的(遠期市占率/空間/投運產能):中國光大國際(17%/3.6x/23.7萬噸)、偉明環保(5.7%/5.5x/7.9萬噸)、瀚藍環境(3.5%/3.3x/4.9萬噸)、城發環境(壟斷河南,在手1.8萬噸,對應潛在總空間6萬噸)、綠色動力(北京國資委&擴建項目多,5.4%/3.8x/7.5萬噸)、粵豐環保(廣東民企&高速擴張,6.9%/6.1x/9.6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