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加息的“靴子”落地,A股市場呈現出寬幅振蕩的格局。雖然暫時還無法判斷這場多空“拉鋸戰”的結果,但就局部熱點而言,資金明顯偏向受益于通脹預期的板塊,煤炭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數據顯示,本周四午盤,煤炭板塊表現活躍,其中,除權不久的昊華能源上漲逾7%,平莊能源、潞安環能的漲幅也超過3%。
一方面,受需求旺盛的影響,上半年煤炭市場“淡季不淡”,價格逐步走高;而另一方面,產能過剩的壓力似乎并未緩解,煤炭板塊的表現也明顯受到壓制。矛盾之下,煤炭行業究竟會交出怎樣一份“年中”答卷?煤炭市場的價格是否會在下半年繼續獲得支撐?煤炭板塊又將呈現出何種走勢?
煤價上漲支撐業績增長無憂
根據歷史經驗,作為上游資源的煤炭行業是高通脹的直接“受益者”。民生證券提供的資料顯示,2004年,煤炭行業無論從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還是銷售毛利率均有大幅提升,顯著好于A股平均水平;同樣的,2007年至2008年期間,在整個A股上市公司資產收益率、毛利率均有回落的情況下,煤炭行業仍實現了明顯上漲!岸@個規律也適應于2011年,在煤價上漲的大背景下,行業盈利的增長無憂!
“上半年,煤炭上市公司的表現可以從三個角度描述!泵褡遄C券在最新發布的策略報告中表示:一是各煤種的價格同比漲幅進一步擴大,其中,山西無煙中塊、小塊價格漲幅超過43%,無煙末煤和噴吹煤的價格漲幅也在30%以上;二是在建項目投產、資產注入煤礦合并報表等因素的主導下,煤炭企業產銷量增長較快;三是受到尿素價格、電解鋁價格等上漲的影響,相關公司的副業盈利能力預期出現改善,減輕對業績的拖累。
“受到煤價持續上漲、新增產能釋放、副業改善的拉動,同時兼顧成本變化”,民族證券進一步表示,預計煤炭股2011年的半年業績同比漲幅將較一季度的18%有所擴大,相關公司二季度業績環比明顯改善可期。
“其中,有三類公司的中報業績增長最為顯著!痹谥攸c跟蹤18家煤炭上市公司后,招商證券得出結論:“一是出口煤較多的公司;二是價格上漲業績彈性大的冶金煤公司;三是動力煤現貨公司!
行業龍頭或轉換
受一季度部分地區電煤荒的影響,動力煤以“連漲14周”的成績成為上半年的“長跑冠軍”。然而近期,動力煤卻出現了明顯的滯漲,瘋狂上漲的動能似乎不足。對此,愛建證券的研究人員對記者表示:“一方面,經過前期大肆搶煤之后,近期國內大部分電企的煤炭庫存相對比較充足,下游直供電廠煤炭庫存天數又重新回到15天以上;另一方面,盡管夏季用電高峰已經來臨,由于庫存相對充足,處于庫存進出平衡的穩定時期,并且這種平衡狀態仍可以得以維持。因此,動力煤恐怕難以在三季度擔當煤炭"龍頭"!
“如果三季度煤炭股的行情能夠如期展開,那么焦煤股無疑將是主角!鄙鲜鲅芯咳藛T進一步表示,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焦煤受到政策保駕護航,通過一系列的具體規章制度來約束和規范稀缺煤種的開發和利用,能夠有效保護稀缺煤炭資源的同時,也指導市場能夠適度開發,合理消費,對于焦煤行業有長期利好作用;二是一季度日本遭遇地震,二季度進行信心修復,三季度就將開始實施重建工作,對焦煤需求的提升以及下游行業傳統旺季的到來,都將對焦煤價格產生正面影響。
長城證券也認為,由于政府正在加大焦煤的保護力度,后續將趨同于稀土的保護政策,因此市場應當重新認識焦煤的價值。據了解,目前焦精煤儲量實際值應為100億噸、焦肥煤為54億噸,低于官方2005年統計數據,稀缺焦煤僅夠50年左右的消耗,其稀缺性不言而喻!岸鴮ο∪辟Y源保護的最好方式,就是提高價格,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將其用于合適的利用方式,避免因價差不高,稀缺煤種被直接用于發電的資源浪費情況發生。”長城證券進一步表示:“下一階段,隨著政府、企業、市場對資源稀缺的認識加深,焦煤價格將逐漸脫離動力煤走勢,進入獨立上升的通道。”
板塊具備跑贏大盤基礎
據了解,有機構統計了從2007年以來煤炭行業大幅跑贏大盤的四個時間段,發現煤炭行業表現較好的時間段除是通脹上行周期外,還具備如下特征:一是行業基本面預期向好;二是流動性較為寬裕;三是美元指數走低,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
對此,山西證券表示,上半年,在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一直在延續、去年上半年的基數較高、上半年保障性住房建設開工率較低、鐵路投資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等不利的情況下,煤炭下游尚能實現較高的增速。下一階段,在宏觀經濟“軟著陸”概率較大的前提下,保障性住房提速以及日本進口增加等因素將確保煤炭的需求。
海通證券也認為,下半年隨著保障房建設提速、固定資產投資集中釋放、貨幣政策放緩收緊,宏觀經濟將進入周期修復、重啟成長新階段,煤炭下游行業需求將穩步增加。“作為資源品,煤炭的價格易漲難跌,需求旺季價格向好趨勢明顯,加上國際煤價高企的有力支撐,預計國內煤價將維持在高位區間內運行,趨勢性上漲預期會更集中在四季度!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產能過剩依然是制約板塊的重要因素之一。據了解,按照各省規劃來看,到2015年,煤炭的產能將達到44億噸,而需求或只有39億噸。對此,民生證券表示,資源管制、運力制約、產能集中度提高、國際煤價上漲等因素,使得有效供給遠低于規劃產能,過剩無憂,未來煤價依然看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