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電力電網 >> 正文
電網輸配分開試點仍未啟動 輸配電成本監管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11-7-7 20:08:30 用手機瀏覽

  電力改革者又要失望了,電力輸配分離仍無實質進展。

  5月底,國務院批轉《2011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提出“加快輸配電價改革”“穩步開展電力輸配分開試點,探索輸配分開的有效實現形式”。上述改革事宜由發改委、電監會、能源局等部門負責。

  記者多渠道采訪獲悉,目前輸配分開試點并未啟動,沒有機構和部門推動輸配分開改革。由于缺少強有力的推進,輸配分離改革或將夭折。

  日前,由中電聯編制的電力“十二五”規劃已上報有關部門,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實行“獨立的輸配電價”,不主張輸配分離。中電聯人士的解釋是,輸配分開后將形成新的壟斷,不利電力產業發展。

  這與電力體制改革思路有所區別。2002年電改“5號文”明確了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即堅持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開、輸配分開,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建立社會主義電力市場經濟體制。

  輸配分開無強力推動者

  “電力體制輸配分離的方案早有現成文本,既借鑒國外經驗,又考慮了國內實際。輸配分離試點有多形式,如財務分開、資產分開、內部管理分開等。但沒有強有力推動,無法付諸實施。”7月6日,一位電力改革派專家告訴記者。

  所謂輸配分開,就是將輸電和配電環節從資產、財務和人事上分拆,輸電環節由電網管理,而售電環節,將把地方供電局改組為多個獨立的法人實體,再輔之以購電大戶與電廠簽訂直供合同,把配電網的建設運行下放地方。

  按照電改“5號文”方案,輸配分開后,電網公司將演化為“輸變電公司”,而“配電”將從電網資產和業務中剔除,形成分屬各個地區的“配電公司”。

  目前,電網企業壟斷電力購銷市場,難以厘清輸電、配電成本,電價構成中存在模糊地帶。輸配分開的目的是形成發電、輸電、配電、售電的清晰電價體系。

  “但是,輸配分離同于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企業肢解。此外,還涉及中央資產和地方資產在配電環節的利益變化和調整。這是輸配分開的最大困難!鄙鲜鲭娏<腋嬖V記者。

  早在2006年,電監會和發改委就曾下達文件要求各地測算輸配電價,并準備在華東電網以及廣東電網首先實行輸配電價格改革,但最后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實現。

  更令改革者尷尬的是,電網壟斷能量不斷膨脹。“電網企業通過權力尋租等方式與行政部門結合,形成更加堅實的壟斷復合體,行業壟斷和行政壟斷相互滲透、相互交織!

  有電力行業人士稱,電力“十二五”規劃不主張“輸配分開”便是電網企業的利益訴求的體現!半娋W企業試圖通過影響產業規劃,保證自身利益!痹撊耸空f。

  公開信息顯示,電力“十二五”規劃小組成員多為電網、電力企業負責人。其中,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便是規劃研究編制專家組副組長。

  高輸配成本占電價28%

  電網本是電力交易的通道,卻在電價構成中占到近三成。

  記者獲取資料顯示,2010年國內電網企業平均輸配電價(不含線損)為160.91元/千千瓦時,占銷售電價的28.15%。這其中,國家電網輸配電價164元/千千瓦時,南方電網輸配電價160.51/千千瓦時。東北電網輸配電價最高,為169.46元/千千瓦時。

  電監會2010年監管報告顯示,2010年主要電網企業輸配成本合計4222.4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92%。國家電網公司為3294.47億元,增長22.84%;南方電網公司927.92億元,增長14.58%。

  在上述輸配電成本中,折舊、職工薪酬以及其他費用所占比例最大,分別占41.64%、19.32%和27.15%。

  按照《輸配電成本核算辦法》,“其他費用”指不列入材料費、工資、福利費、折舊費和修理費中的費用。有業內人士質疑,這些費用中哪些屬于真正意義上的輸配電成本,哪些是非生產性費用?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十一五”期間,電網輸配電成本逐年增加。2006年,國家電網單位輸配電成本為106.68元/千千瓦時,南方電網單位輸電成本為109.83元/千千瓦時。

  2010年底,電監會出臺《輸配電成本核算辦法》,明確電網企業的成本核算體系,并對電網企業的成本對象、成本項目、科目設置做了具體規定,但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輸配電成本核算完全由電網說了算。

  電監會地方監管局官員告訴記者:“由于電網輸配電價較高,在一些跨區電量交易中,電網企業為保證交易完成,甚至壓低電廠上網電價!

  2010年底,國家發改委批復浙江、江蘇、重慶三省市大用戶直接交易試點的輸配電價。三個省市上網輸配電價分別為119元/千千瓦時、129元/千千瓦時、113元/千千瓦時。上述輸配電成本遠遠低于2010年平均輸配電價。

  雖獨立輸配電價得到批復,但上述三地大用戶直接交易尚未獲得批準,獨立輸配電價僅停留在紙面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預測2015年全社會用電量或近6萬億度
新疆直購電交易破冰 交易平臺成交量達2.4億千瓦時
荊門市開展電力直接交易試點 打破電網企業壟斷
解煤電難題須體制改革 五大火電利潤僅電網三成半
李小琳:電改滯后導致火電連年巨額虧損
煤電怪圈調查:電廠生存的尷尬與無奈
電網成功實現主輔分離 電力行業新增兩大央企
電力業交易頻繁謀變革:穩步開展輸配分開試點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