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場的巨大需求,也點燃了企業的投資熱情。陳慶告訴《科學時報》記者,近幾年,臺達在風能、太陽能、電動汽車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投入,未來5年中,臺達對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投入將在10億元人民幣的量級。
埃斯倍風電科技(青島)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市場銷售總監高渝浩也表示,目前埃斯倍已在中國建立起了20人的研發團隊,并基本實現了采購和服務的本地化,未來5年在中國市場還將有4~5個億人民幣的投入。
清潔能源誰唱主角?
今年3月發生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件,使得核電的安全問題備受關注。歐洲一些國家甚至宣布“全面棄核”。
5月29日,由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德國執政聯盟經過12個小時磋商,決定在2022年之前全面放棄核電站。
核電發展的受制,對于其他清潔能源無疑是利好消息。在此次清潔能源博覽會上記者也看到,許多風電、太陽能發電領域的展商紛紛以核電的安全問題為由頭,向外界大力“推銷”自己。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則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不發展核電,中國的能源問題解決不了,電力問題解決不了。
據歐陽昌裕介紹,電監會在去年底提出了電力“十二五”規劃的研究報告,現已上報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相關政府部門。
在他提供的一份《全國發電裝機推薦方案結構預測表》中記者看到,“十二五”期間,我國核電的裝機容量將從2010年的0.11億千瓦上升到0.42億千瓦,低于風電的1.00億千瓦,高于太陽能發電的0.05億千瓦。
在上述預測表中,水電仍然是發展重點。根據中電聯預測,“十二五”期間,水電裝機容量將從2.84億千瓦上升為3.3億千瓦,位列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第一位。歐陽昌裕也強調,水電開發“越早越好”。
對于其他清潔能源的發展,歐陽昌裕也給出了相應的建議。比如發展核電應把安全放在首位,并強調以我為主的技術路線,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時,則把消納市場電源本身的開發和電網送出等進行統籌規劃,同步核準和投產等。
并網與協同
隨著可再生能源規;陌l展,“并網友好性”也成為業界關心的話題。
今年5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倪維斗在《科學時報》上撰文指出,太陽能、風能分布的間歇性及隨機性,給其利用帶來很大的困難。一些隨機電源接入電網,當份額較小時,不會對電網造成大的不利影響,但大規模、大比例份額的隨機電源接入,仍是一個技術上未解決的難題。
作為電監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認為,破解上述難題的途徑是建立智能的電力系統,以滿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所帶來的電網接入、輸送、配送、運行及消納的難題。
除了發展智能電網,記者在此次博覽會上還發現,能源的協同利用也為業界所重視。
來自風電領域的高渝浩就對《科學時報》記者表示,面對清潔能源的并網難題,可以通過建立后備能源的手段,比如將風電和具有儲能優勢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相結合,以避免電源的間歇性和隨機性的問題。
江蘇太陽雨太陽能有限公司國際事業部營銷策劃陳亮則強調清潔能源的綜合利用。據他介紹,目前太陽雨正在和一些光伏發電企業進行合作,以期在發電的同時,把熱能也利用起來。
“在這方面,國外的一些做法很有借鑒意義,即建設一個太陽能的綜合利用系統,實現供電、供熱等多種應用!标惲琳f。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