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能源財經 >> 正文
深度分析:五大高水耗“殺手”加劇中國水危機
來源:半月談 時間:2011-7-7 9:29:45 用手機瀏覽

    進入6月中下旬以來,連續強降雨天氣使長江中下游地區特大旱情緩解,“喊渴”的大地稍稍“解渴”。但是,從長遠來看,全國性的水危機警報并未解除,我國是個缺水國家、人均水資源量排名全球第109位的嚴峻事實并未根本改變!

    水,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結合而成的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看似尋常,卻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看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實則承受力有限,危機四伏。早在1977年聯合國水資源會議上,科學家們就曾預見:“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34年過去了,這一預言已經變成現實,而且,其嚴峻性正在日益加劇。

    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加快水利改革發展被提到關乎“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空前高度。

    而在影響水安全的各種因素中,自然災害固然重要,但是人為浪費、消耗、破壞等更令人擔憂。尤其是由于文化與制度的雙重缺失,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中,一些地方官員和企業在片面追求GDP的政績沖動或市場利益驅動下,熱衷于開發各類園區,大干快上既高耗能、高耗地又高耗水的粗放式工業項目,步步加劇中國的水危機。

    所謂水危機,即指由于人類開發利用水資源超過水資源與水環境承載能力,積累了許多導致水資源供給長期不能滿足人類生存、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需求或水生態系統被嚴重破壞的致災因子,這些因子進一步演變會引發供水嚴重不足,水生態系統崩潰等重大災難,造成國家根本利益重大損失,危及水安全。

    面對寫滿“危機”、“赤字”的中國“水簿”,各級官員和企業、個人必須行動起來,正視基本的國情水情,提高重水、惜水、護水、管水的水生態文明意識,全民共建節水型社會。同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終結拼水耗的非科學發展之路。像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一樣,為我們及子孫后代守住水資源紅線,守住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源。

    五大高水耗“殺手”加劇中國水危機 

    ——水危機倒逼中國發展戰略轉型(上篇)

    我國并不是一個水資源得天獨厚的國家,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一直是基本國情水情。一組權威數據令人無法樂觀:我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僅2188立方米,排名全球第109位;全國年均缺水量達500多億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

    尤其在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今天,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用水方式粗放仍然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突出軟肋。在城鎮化、工業化加速推進的浪潮中,普遍存在于各行業、各地區的各種高耗水“殺手”日益加劇了我國的水危機!

    “工業殺手”——掠奪性水耗

    半月談記者從水利部最新獲悉,2009年中國萬元工業增加值耗水量高達116立方米,是發達國家的2至3倍,而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比發達國家低出15到20個百分點。記者對比數據注意到,在十年前,中國工業萬元增加值耗水量更高,竟達330立方米,分別為日本的18倍和美國的22倍。

    然而,令人憂心的是,“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念仍存在于很多人思維中。在重化工業地區,水資源浪費現象尤為突出。

    半月談記者在湖北枝江市采訪時看到:長江兩岸建起了不少化工業園區,有的企業甚至建在飲用水源功能區之上;在枝江姚家港化工園,無序堆放在長江岸邊的廢棄礦渣在雨水的沖刷下流向江中。

    湖北省社科院長江流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彭智敏告訴記者,長江經濟帶又被稱為化工帶、鋼鐵帶,沿江布局較多的是鋼鐵、化工、建材以及原料工業,耗能量和耗水量均普遍偏高。比如,大煉鋼鐵需要大量的水來冷卻,化工行業往往選擇水資源豐富的地區稀釋污染。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有14套化工生產線布局在沿江,其特點可以簡稱為“三大”,即大耗水、大耗能、大運量。

    在淮河流域,分布著不少造紙、釀酒、制革、化肥等行業。其中,相當一部分造紙企業并未安裝黑液回收裝置和廢水處理系統。有廢水處理系統的企業也因規模小、處理費用高而無法運轉。

    武漢大學水利電力學院教授李蘭認為,工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以及突出的GDP政績,是一些地方政府力推沿江、沿河工業帶的動因。

    山西面臨采煤嚴重破壞水資源的危機。據測算,每開采1噸煤,要破壞2.48立方米水資源。全省按年煤開采量7億噸計,每年就要破壞17億立方米左右的水資源。不光是采煤耗水,在煤化工項目中耗水問題也極為嚴重。例如,煤直接制油,每噸成品油要耗6噸水;間接制油,每噸成品油要耗12噸水。

    太原市萬柏林區王封鄉前西嶺村位于西山煤礦采區上方,由于多年采煤,村子的水源已經完全破壞。年輕人都已搬離,只剩下十幾位老年人居住。74歲的高應中告訴記者:“現在吃水只能到15里外的王封鄉拉,一次拉上十方水夠三四個月吃。一方水要花30元錢。用過的水都舍不得倒,等澄清后繼續用!

    “農業殺手”——漫灌式水耗

    在我國用水總量中,農業用水占了大頭,達到62%。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僅為0.45,大大落后于發達國家0.7~0.8的水平;我國每生產一公斤糧食平均需要消耗1300公斤水,而發達國家則在1000公斤以下。

    半月談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業仍然采取傳統的大水漫灌的方式,有效灌溉面積僅占農業灌溉面積的39%。

    地處東南沿海的浙江省余姚市,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之列,經濟水平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該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是,當地農業用水方式較為粗放,節水器具普及率較低。

    湖州市吳興區金農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施星仁告訴記者:“漫灌式的農業生產方式至少導致2/3的水被浪費掉,而國內目前使用噴滴灌的面積僅占可推廣面積的7%。美國是世界上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但在農業生產上十分重視節水灌溉,全國一半以上的灌溉面積使用了噴滴灌技術!

    灌溉設施老化、調蓄能力低也是造成農業高耗水的原因。記者在河南、陜西一些大型灌區走訪時看到,很多建設于上世紀70年代的灌溉設施還在使用,已經老化失修,干支渠道破損、淤積和田間工程遭損毀現象十分普遍。

    有“中國糧倉”之稱的河南省,全省沿黃河糧食產區只有5座平原水庫具有調蓄能力,由此出現的結果是:守著黃河缺水吃。

    “服務業殺手”——奢侈型水耗

    伴隨城市服務業的發展,各種洗浴中心、水療SPA、溫泉會所無節制地擴張。有環保組織提出了奢侈型水消費的概念,對服務業造成的水浪費表示擔憂。

    北京市節水辦公室公布數據顯示:北京擁有洗浴場所約3000家,初步測算年用水500萬噸。由于很多提供洗浴服務的地方由賓館、會所兼營,實際數字不止這些。著名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在其發布的《中國環境發展報告(2010)》中表述:“北京人口以1700萬人計算,假設每人每月到洗浴中心洗澡一次,每次消耗水量400升,那么北京每年僅此一項要消耗的水資源就會達到8160萬噸!彪m然這一數據引起北京市相關政府部門的質疑,并及時進行了回應,但不可小覷的是,服務業存在奢侈型水浪費。

    半月談記者在山西省工商局信息中心了解到,工商部門登記在冊的全省洗浴服務業數量在過去幾年內迅猛增長。1990年底,洗浴服務業只有10家,2000年底上升至107家,2005年底上升至560家。2006年到2009年4年間,這一數字逐漸增加至803家、1642家、1960家和2366家。到2010年4月,這一數字已達2428家。

    記者在太原市和平路一家大型洗浴中心看到,僅浴池就有4個,周邊分布有60多個淋浴頭。大多數人在洗浴時水一直開著,不限制洗浴時間和次數。盡管澡堂也貼著“請節約用水”等標語,但沒有人對浪費行為進行制止。

    “污染殺手”——質變性水耗

    在原本缺水的地域里,水源污染的加劇使可用的水愈加短缺。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曾指出,自2005年的松花江事件以來,我國已進入水污染事故高發期。

    這些水污染事件在國人腦海中打上了深深的烙。禾┌l藍藻導致無錫出現水危機;浙江新安江由于苯酚泄漏事故影響下游數百萬人用水安全;福建紫金礦業污水滲漏事故造成沿江魚類大面積死亡和水質污染……

    記者從最新的《湖北水資源公報》中看到,去年該省中小河流全年期評價河長接近6500公里,有近3成遭受污染,26個湖泊中,有15個湖泊水質在三類水質以下,南太子湖等水質為劣五類,基本喪失水體使用功能。

    地處長江中游的江漢平原是我國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然而,生活在此地的農民如今卻時時因水發愁,因為溝渠塘堰幾乎變成了垃圾場,住在附近臭氣難聞。嚴重的水污染使這些生活在水邊的人改變了千百年來直接從河中取水的習慣,改為喝自來水或到集鎮上買水飲用。

    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鎮二洪村的許明英談起水就很氣憤。她指著家門前的一條河說,過去這條河又寬又清涼,現在從上到下無數個水閘把河水隔成一段段死水,水面上漂滿垃圾,水都變黑了,根本沒法飲用、洗衣和灌溉。

    湖北省監利縣毛市鎮卸市村村民孫宏志給記者做了個試驗,用買來的桶裝水泡茶,是淺綠色的,加入半杯井水后,茶水立刻變成深褐色。他說:“用井水煮飯,米飯呈黃色;洗衣,衣服變暗變硬;洗澡,身上會起皮屑。”

    彭智敏感慨道,長江水質污染嚴重導致可用水匱乏,也就是“水質性缺水”。如不采取措施,就算滿滿的一江水,能用的卻不多,能用的領域減少。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趙章元研究員指出,目前中國有3.6億人難尋安全飲用水。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大力發展農村水電
山東省水利改革尋求突破“頂層設計”
河南水利工作會議出臺推動水利改革的重大舉措
中國加快水利建設 中央財政再撥116億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