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大動脈的經濟賬
中國電力[1.98 -0.50%]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強曾經如此自問自答道:“輸煤還是輸電?自有燃煤發電以來,這一直是個問題。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利益群體有不同的說法!
目前的主流意見是,1000公里以下輸電更合適,1000公里以上輸煤更有優勢。姚強認為,這些都沒有嚴格的量化模型,主要是從經濟性、安全性、水資源、排放和運輸通道等方面綜合分析。
“‘遠輸煤、近輸電’的思路早已經過時,那是上世紀60年代的論調!卑捉ㄈA說,應該算經濟賬,“我們測算過,超過5000大卡的優質煤采用輸煤方式,而5000大卡以下的劣質煤輸電。‘三西’地區多為4700大卡的煤炭,其實不適合輸煤,每年浪費的運力在2億噸左右,相當于運輸的四分之一都是石頭!
白建華講了這樣一個有趣而又引人深思的現象,他說前段時間大秦線檢修,公路首當其沖,從大同到石家莊的那條高速公路立即陷入癱瘓。由于長期無法前行,當地村民紛紛挑著白開水和方便面翻躍高速公路的欄桿去賣給被迫停靠的司機們。
“如果50%的公路運量轉化為輸電,那么每年可以節約標煤600萬噸,燃油300萬噸!卑捉ㄈA說,“比如蒙東地區主要是褐煤,褐煤只能發電,不適合輸出,硬是要輸出這種煤炭得不償失!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占地問題,一直備受爭議。
兩院院士潘家錚提到了一個觀點,修建鐵路后,沿路兩側相當范圍就成為禁區,不可隨意進入,更談不上開發利用。輸電線建成后,對沿線也要征地和管理,但真正占了的土地是塔基那一小塊,平均數百米至一千米才一個,其余地方仍可利用。
對此,白建華也進行了測算,他說:“鐵路每百公里占地600公頃,特高壓線路每百公里占地是100公頃,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的規劃,到2020年,可以為寸土寸金的中東部地區節約6000公頃土地!
對于運輸成本,白建華說,一直都存在一個測算誤區,輸煤只算了鐵路部分的成本,而輸電則算的是全周期,這是不可比的,因為鐵路環節只輸煤占全周期的50%—60%。
數據顯示,未來十年,煤電裝機將新增3.8億千瓦,即現在的60%,因此,在以輸煤為主的基礎上配以輸電可能是唯一的解決之道。
上一頁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