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日前下發《內蒙古自治區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到2013年底,通過兼并重組,全自治區煤炭企業將從現有的353家減少到80至100家。但在重組主體的確定上,則規定生產規模在120萬噸以上的煤炭生產企業即可入圍重組。因此有業界專家認為,隨著電力企業在內蒙的加速布局與快速崛起,將呈現出與煤企同臺競逐之勢。
據了解,目前多家央企國企已經提前在內蒙古部署多個能源項目,及早搶占先機。6月30日,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下稱“華電集團”)內蒙古蒙泰不連溝煤礦剛剛在鄂爾多斯(600295,股吧)市竣工投產,這是我國電力企業自主開發建設的第一座千萬噸級特大型煤礦。4月9日,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下稱“大唐集團”)也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而今年1月,國家能源局還批準了《內蒙古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開發總體規劃》,國電雙維內蒙古上海廟能源有限公司將重點開發內蒙古上海廟煤電一體化一期工程(2×1000MW機組)項目。而該公司是國電電力(600795,股吧)發展股份有限公司(600795.SH,下稱“國電電力”)與中國雙維投資公司的合資子公司。
另據了解,早在2009年,不少電力企業為擺脫掣肘,已開始自行收購煤礦從而進入上游市場布局。目前五大發電集團都已經在內蒙古開發了大量的煤礦,勢頭絲毫不弱于中國神華(601088,股吧)、中煤能源(601898,股吧)等央企。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下稱“國電集團”)控股的內蒙古平莊能源(000780,股吧)股份有限公司(000780.SZ,下稱“平莊能源”)一位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平莊能源主要業務為開發內蒙古的煤礦資源,而目前開發的煤炭量遠不能滿足集團的需求,還應加大開發力度。
而國電集團總經理朱永芃在一屆三次職工代表大會上也提出,到2015年,公司相關產業營業收入將達到1500億元;煤炭戰略布局基本完成,控參股煤炭產量達1億噸/年,商業儲煤達到較高水平。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邢雷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由于內蒙古自治區直屬的煤炭企業較少、較小,因此內蒙古煤炭在開發之初的政策就是資金充沛者即可入圍,從而使實力雄厚的五大電力得以較早進入內蒙古采煤。而上述平莊煤業人士也告訴本報,除新疆外,在蒙陜甘寧“能源金三角”中,五大發電集團在內蒙古的布局屬于又早又多。
據了解,五大發電集團大都采取直接開發與參股投資并舉的方式控制上游煤炭資源。以國電集團為例,該集團僅在內蒙古即設有直接進行煤炭開發的平莊能源以及從事煤炭投資的內蒙古國電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甚至還包括從事下游煤化工的國電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但早已進入內蒙古圈地開發的煤炭央企對五大發電集團參與煤炭重組卻并不看好。某大型煤炭央企高管向記者表示,電力企業并不適宜直接參與煤礦的開采,而更適合依靠資本紐帶的方式參股煤礦。“開采是煤炭企業的老本行,我們已經有了很多年的成熟經驗,電力企業畢竟是外行,現在五大發電集團都在內到處招聘礦長和技術人員,因為自身沒有這樣的人才和經驗儲備,招到的這些人往往都是從煤炭企業挖來的!痹摳吖芨嬖V本報。
他同時表示,目前內蒙的煤企與電企基本沒有合作;且電力企業目前開采的煤礦雖多,畢竟產量有限,尚無法滿足自身需求,因此對煤企的影響并不大。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資深專家李朝林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也表示,盡管目前五大發電集團均致力于打造一體化公司、向產業鏈上游進軍的發展戰略,但鑒于政府允許其他行業進入煤炭產業,長遠來說發電集團在此領域可能后來居上,但目前無論從規模還是質量上都還有一定距離。據了解,五大發電集團目前在上游煤炭產業所擁有的產量僅能滿足其全部需求的10%左右,且中、低質煤居多,好煤有限。
邢雷也向本報表示,煤企和電企雙方在競逐煤炭資源過程中,完全可以采取煤炭企業出錢出技術,電力企業出資金的方式合作,也可以在股本上采取各占50%的方法,形成利益共同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