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發改委:中國多晶硅產業3年后將全部實現自給
來源:中國證券報 時間:2011-7-5 11:08:23 用手機瀏覽

    國家發展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在上海舉辦的一次光伏論壇上表示,目前我國多晶硅仍然有50%左右需要進口,但這種局面會不斷改善,預計2-3年內我們多晶硅就能實現自給。王斯成認為,從產業的實際需求以及進口數據來看,中國的多晶硅產業并不存在產能過剩,目前的實際產能只有近7萬噸。

    多晶硅2-3年內實現自給

    2010年,中國多晶硅產能為8.5萬噸,實際產量為4.5萬噸。進口量為4.75萬噸,進口占總需求略超5成。

    據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多晶硅需求2006年97%需進口,以后每年自給率逐年提高,2009年和2010年維持穩定自給率在50%,多晶硅維持50%進口量。

    王斯成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盡管目前自給率不高,但是按照目前國內多晶硅廠商的擴產計劃落實和光伏電池投產速度的對比,預計2-3年內,我國的多晶硅就能夠實現完全自給。

    隨著今年春節前工信部正式發布業內盼望已久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市場被壓抑已久的多晶硅擴產計劃紛紛分布。

    在2月下旬,國內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供應商保利協鑫宣布,計劃投資177億港幣,今明兩年內在現有2.1萬噸多晶硅產能的基礎上擴充至6.5萬噸。這幾乎達到中國現有多晶硅的有效產能。包括國內第二大多晶硅廠商江西賽維也在醞釀新的擴產計劃。同時,國內多晶硅產能排前10位的廠商經過近2年的的技術積累和改造,達產率也將會逐漸提高,增加市場供應。

    光伏產業鏈質量差距明顯

    去年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對全國多晶硅進行了數次摸底調研,感到多晶硅材料在技術水平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明顯。據國家發改委能源所調研了解到的信息,國內在生產的多晶硅廠商20-30家,但實際具有規模成本國際競爭力企業很少,從能耗、循環利用指標來看僅有那么3、4家。

    王斯成介紹說,比如大多數多晶硅生產廠電耗在180千瓦時/公斤以上,四氯化硅不能完全循環利用,那么公斤單位成本肯定要超過50美元,這實際并不具備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多晶硅行業國際七大廠的成本大都維持在20-30美元/公斤,國內規模最大的江蘇中能成本已經達到23美元/公斤。

    當天中國光伏產業聯盟和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發布了2011年中國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截止到2010年底,中國大陸晶體硅電池的制造產能已經達到21GW,并在2011年進一步擴大至30GW。在電池和組件利潤水平相對產業鏈最低的環節,中國占據了全球一半的產能及產量。

    另外,在光伏產業鏈中,光伏裝備成為近兩年資本市場頗為關注的熱門行業,比如去年最為市場最為耀眼精功科技,正是依靠硅片生產環節使用的核心設備多晶硅鑄錠爐而發生業績轉折。

    王斯成表示,目前光伏設備國產化率達到了70%,產能上去了,但是一些核心的高端裝備仍然與國外先進水平有差距,主要仍然依靠進口。比如多晶硅生產環節的氫化爐,電池板的自動焊接機,高純石英坩堝等,還包括一些輔助產品等仍然需要更大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發改委:今日油價不作調整 因幅度不足50元/噸
國家大幅下調增量天然氣價格 實現價格并軌
2014年底我國5000萬人用上光伏電站
發改委: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390元和375元
青海光伏產業“領跑”全國 累計發電突破百億千瓦時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共同建設美麗新疆
國內汽柴油價格年內二連跌 93號汽油重回“5”時代
新能源藍圖繪就政策刺激下民資迎進場良機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