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電荒”時間提前,波及面廣,對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均產生了一定影響。如不及時提高電價,隨著夏季用電高峰的來臨,電力供應短缺的局面將進一步惡化。
電價扭曲是當前“電荒”的根本原因
近期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十余省市出現了程度不同的電力短缺和拉閘限電。在用電淡季出現“電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電力需求看,今年以來用電負荷增長較快。一季度電力消費同比增長12.72%,較去年四季度加快7.3個百分點。從電力供應看,部分水電大省來水偏枯影響了水力發電的正常運轉。一季度水力發電同比增長26%,剔除上年西南干旱造成的低基數影響后,實際僅增長8.2%。但是,在眾多因素中電價扭曲是當前“電荒”的根本原因。
首先,低電價導致發電企業虧損面擴大,設備利用率降低。在電價嚴格管制并總體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年初以來煤炭和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發電企業虧損面擴大。今年3月份,電力行業虧損企業2775家,虧損面由去年11月份的25.7%提高到40.3%。其中,568家火力發電企業出現虧損,虧損面由2009年12月份的33.8%提升至48.5%?傮w看,電力行業盈利狀況處于近五年來的最低點。多數電力企業面臨“發電越多虧損越多”的困境,生產積極性下降,設備利用率處于較低水平。今年一季度,發電設備平均利用1135小時,比電力需求旺盛的2006年同期低116小時。其中火力發電利用1292小時,也顯著低于 2006年的水平。
其次,低電價助長高耗能行業快速擴張。在一季度用電負荷增長中,工業用電貢獻了8.79個百分點,占全部用電增長的70%以上。其中,鋼鐵、建材、化工、機械、有色等重化工行業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貢獻了7.3個百分點,占全部用電增長的57%。重化工業用電快速擴張,除了“十二五”初期大量投資項目開工建設外,長期低電價實際上形成了對高耗能行業的補貼,助長了這些行業的過度擴張和電力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為例,四個行業用電總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從2001年的27.3%攀升至2009年的31.4%。
第三,低電價導致電力投資不足。低電價對電力行業盈利能力的損害,直接影響到投資積極性和發電能力的合理增長。2008年以來,發電能力的增速已連續三年維持在10%左右的較低水平,其中火力發電能力增速僅8%左右。2010年電力行業完成投資11869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火力裝機容量同比增長8.5%,增幅低于高峰年份2006年15個百分點。剔除金融危機的影響后,近五年來電力消費平均增速達到13%以上。電源建設投資不足,難以適應電力需求的快速增長,供求缺口不斷加大?紤]到電源建設周期較長,目前已出現的“電荒”局面將延續較長時期。
逐步提高電價是緩解 “電荒”的重要手段
隨著三季度工業、服務業和居民用電高峰的來到,全社會電力消費將比目前增長15%-20%,超過1.3萬億千瓦時。在電力價格持續扭曲、發電企業虧損狀況不能及時改善、水力發電的來水狀況不佳的情況下,電力供求矛盾將進一步突出,并對國民經濟正常運行產生不利影響。為有效緩解電力供應緊張局面,逐步提高電價,增強發電企業積極性,已成為當務之急。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