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擴進口或影響市場穩定 我國煤炭需求應立足國內
來源:國際商報 時間:2011-7-5 10:03:56 用手機瀏覽

    近日,關于煤炭進出口的兩則消息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一則是,發改委正在研究降低煤炭進口增值稅和港口相關費用,以降低煤炭進口成本,鼓勵煤炭進口。另一則是,中日雙方動力煤長協談判最終達成一致,2011財年合同價格升至145.75美元/噸,較上一財年上漲30美元/噸,漲幅達26.1%,而合同量可能只有70萬噸左右。前者是想通過降低進口成本增加煤炭進口,而后者則是大幅提高煤炭出口價格,縮減煤炭出口數量。

    一邊是縮減煤炭出口,另一邊是鼓勵煤炭進口,兩者所希望達到的目的是共同的,但是他們給國際市場所帶來的影響卻不盡相同。筆者認為,我國減少煤炭出口合情合理,但是鼓勵煤炭進口卻未必適宜。

    減出口是順勢而為  

    為了優先保障國內煤炭穩定供應,近年來,我國逐步調整煤炭出口政策,減少煤炭出口既是順勢而為,也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一方面,為了保障國內煤炭供應,穩定國內市場,2004年,發改委、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制定了《煤炭出口配額管理辦法》,當年下發煤炭出口配額8000萬噸。此后,配額數量逐步下降,2010年全年僅下發煤炭出口配額2550萬噸,今年第一批煤炭出口配額更是降至了1800萬噸。

    另一方面,在逐步減少煤炭出口配額的同時,煤炭出口關稅也在提高,2008年8月20日起,我國開始對煤炭出口征收10%的暫定關稅。

    近幾年,煤炭出口政策的調整促使我國煤炭出口數量逐年下降。國家海關數據顯示,我國煤炭出口量已經由2003年最高時的9388萬噸,逐步下降至2010年的1903萬噸。

    至于2011財年中日動力煤長協的最終結果,筆者認為這是兩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國內煤炭需求持續旺盛,尤其是今年3月份以來國內局部地區煤炭供求偏緊,煤價連續上揚,這種情況下,政府要求煤炭企業力保國內供應,繼續縮減煤炭出口合情合理;另一方面,目前國內市場煤價格已經上漲至較高水平,再考慮到人民幣未來的升值趨勢,煤炭出口對國內煤炭企業的吸引力已經不大。即使中日長協FOB價達到145.75美元/噸。

    按照當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扣除掉10%的出口關稅,離岸平倉價僅相當于857元/噸。與秦皇島港5500大卡山西優混煤最低平倉價相比,每噸僅高出17元,與6000大卡大同優混煤相比,每噸還要低30元,再考慮到未來人民幣的升值趨勢和國內煤價上漲趨勢,煤炭出口對企業的吸引力越來越小。

    盲目擴進口或影響市場穩定

    逐步減少煤炭出口是順勢而為,但減少煤炭出口的同時并不一定要鼓勵煤炭進口。

    首先,我國煤炭資源儲量比較豐富,有能力滿足經濟正常發展所需。2006年全國煤炭保有儲量約為1825億噸,資源總量達到了1.15萬億噸以上。

    按當前儲量和產量計算,開采年限可能比較有限,但是未來隨著煤炭勘探水平和采煤技術不斷提高,會有更多的煤炭資源被發現,會有更多的資源儲量成為經濟可采儲量。

    此外,隨著技術日趨成熟,核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逐步得到廣泛利用,煤炭需求增長也會逐步放緩。

    其次,我國煤炭產消量巨大,煤炭供應只能依靠立足國內。2010年,我國煤炭產量上升至32.4億噸,全年實現煤炭凈進口1.4億噸,煤炭表觀消費量達到33.8億噸,占全球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接近50%。而2010年全球煤炭貿易總量尚不足10億噸,這一數字占全球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尚不足15%,占我國煤炭消費量的比重不足1/3。

    而且國際煤炭市場競爭激烈,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煤炭需求基本上依靠進口來滿足,近年來印度煤炭進口需求也在快速增長。因此,與數量有限的國際煤炭貿易量相比,在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我國龐大的煤炭消費決定了不可能過多的依賴于國際市場,只能依靠立足國內來解決。

    再次,由于我國煤炭消費基數龐大,煤炭進口對國際市場影響重大。雖然我國每年煤炭產量與消費量占全球比重已經接近50%,但是目前我國并未掌握國際煤炭市場定價權。

    尤其是借助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東風,2009年我國煤炭凈進口量躍升至億噸以上之后,我國國內煤炭市場與國際煤炭市場的聯系就更加緊密,煤炭市場的“中國需求”也日漸成為國際煤商和投資者掛在嘴邊的詞匯。這種情況下,我國煤炭進口越多,就越容易引發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并最終影響國內市場供給和價格穩定。

    當前,如果我國政府采取種種措施公開鼓勵煤炭進口,結果會很容易引發國際市場擔憂,我國國內煤炭不能滿足需求需要增加煤炭進口的聲音會很快在國際市場傳播開來。由于我國煤炭消費基數龐大,在目前國內外煤炭市場供求形勢下,“中國需求”勢必將直接推高國際煤價。國際煤價被推高之后,反過來又會對國內煤市產生負面影響,影響國內煤炭市場平穩運行。

    綜合來看,為了滿足國內需求,減少煤炭出口合情合理,但在減少煤炭出口的同時鼓勵煤炭進口卻不太適宜,從根本上將,我國煤炭需求應立足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38家上市煤企去年凈利虧損212億元
“十三五”煤炭需求仍將低速增長
退出機制破局煤炭結構調整
“十三五”后 煤炭行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煤炭下游需求疲軟 壓制價格反彈幅度
環渤海動力煤價有望止跌企穩
咸陽煤炭供需會簽訂用煤合同1172萬噸
“暖冬”影響需求 動力煤價繼續下行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