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未來國內將不再一味發展大型風電基地,也將鼓勵風電的分散式開發,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探索發展風電的分散式接入辦法,相關扶持政策將會陸續出臺。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草案中已經明確提出,加快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的同時,積極推進中部地區小型分布式風電開發,加強海上風電建設。
政策風向生變,“見風使舵”的風電企業隨即調整策略。業界人士認為,從“大躍進”到小型分布式風電項目“小步快跑”的轉變,或許能成為推動風電持續發展的新契機。
備戰分布式
風電投資的熱點,正悄然轉移。
從此前提倡的風電“大基地融入大電網”,到如今的兼顧大基地和分布式發展“兩條腿走路”,在“十二五”規劃的風電1億千瓦的裝機目標中,海上風電達到500萬千瓦,而分布式風電裝機將達3000萬千瓦。
一家國有風電開發企業總經理對記者坦言,已經著手小型分布式風電項目開發的前期工作,目前正在內陸地區做資源普查,有部分地區已經裝上了測風塔。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龍源電力、大唐新能源、華能新能源等風電開發龍頭企業也于近日公開表態,未來幾年將把風電場投資的熱點,從風電大基地轉向海上風電和內陸中小型分布式風電項目。
與大規模集中式開發的風電項目不同的是,分布式風電一般規模較小,適用于靠近用電負荷中心的內陸地區,因此也利于就地并網、就地消納。盡管國外分布式風電的開發利用已經較為普遍,但在國內的發展卻才剛剛起步。
多數業內人士看來,國內開發小型分布式風電的時機已經成熟。
甘肅省電力公司風電技術中心主任汪寧渤對記者解釋,歐美國家風電主要以分散式為主,風電分散式開發接入的技術要求遠遠低于大規模集中風電。從歐美國家的實際經驗來看,小型分布式的風電項目運行成本不一定高。
“總的來看,小型分布式風電項目的盈利水平與當前大多數風電場相差不大!睂Υ酥型额檰柛呒壯芯繂T李勝茂算了一筆賬,目前國內風電場的平均成本在0.4元/度左右,盡管小型分布式風電的開發大多處在南方低速風區,風電場平均利用小時數相對較少,但這類風區上網電價較高,大多處在0.58元/度和0.61元/度兩檔,基本可以實現盈利。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