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設,利國利民。
今年5月,我國部分省份遭遇50年來罕見旱情,水利設施的缺失暴露無遺,而之后發生的旱澇急轉,更是讓本就脆弱的水利系統形同虛設。
抗旱和防洪,兩大突發性事件接踵而至,資本市場中水利板塊亦呈現出反復活躍的機會。近期安徽水利[15.69 -1.38% 股吧](600502,收盤價15.69元)持續強勢,本周五創下16.31元(前復權)歷史新高,粵水電[12.56 -0.95% 股吧](002060,收盤價12.56元)、錢江水利[15.30 -1.35% 股吧](600283,收盤價15.30元)同樣強勢逼人。
某大型券商分析師認為,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從出臺到正式啟動,一般有3-6個月滯后期,下半年水利板塊將面臨較好的主題投資機會。水利投資又一個“4萬億”
近年來,國家有關農業、基建的政策中言必談水利,今年的治水決心表現得尤為強烈,相關利好政策絡繹不絕。
5月以來,長江流域連續出現的歷史罕見旱情和之后突如其來的強降雨,讓南方廣大地區飽受水深火熱的考驗,后期防汛形勢依然嚴峻。
業內人士指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讓人措手不及的旱澇急轉,除了天氣因素,主要在于中國的水利投資建設歷史欠賬太多,多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充分暴露了我國水利建設長年投入不足的短板。
對此,水利部5月23日會議強調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確保今后10年年均水利投資比2010年高出1倍,“總量將達到4萬億元左右”!笆濉逼陂g,水利建設投資目標為2萬億元左右,年均將達4000億元,比2010年全國水利建設總投資2000億元高了一倍。
對于2011年水利投資規劃,水利部總規劃師周學文曾公開表示,2010年中央水利建設投資占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約18%,水利部將與國家發改委溝通,爭取提高中央水利建設投資在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力爭有較大增長;同時力爭大幅度增加財政專項水利資金規模,在2010年268億元的基礎上有較大幅度增長。下半年或是政策集中釋放期
然而,作為水利大建設元年的2011年已經過半,各地方在進行水利建設時,已經開始出現問題,資金仍是焦點。具體來看,一是配套資金不到位,二是資金統籌使用有問題。
國泰君安[99.28 0.00%]研報顯示,上半年水利建設投資額低于進度,1~5月水利固定資產投資額1015億元,較全年4000億元的目標值相差較遠,所以7月份水利部可能會出新政策。
中信證券[13.02 -0.46% 股吧]預計,鑒于水利建設項目從文件出臺到正式啟動一般有3~6個月滯后期,下半年中央將會召開相關水利大會,對水利建設指標分解、資金落實、項目審批、配套政策等進行明確,以加快水利投資建設進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5月下旬以來,粵水電連續公布了5次重大工程中標公告,國統股份[25.53 -1.81% 股吧](002205,收盤價25.53元)、浙富股份[18.92 -0.89% 股吧](002266,收盤價18.92元)也不時有項目中標的喜訊傳來。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表示,相關上市公司如此高頻率地中標重大工程,可以看出政策對水利股扶持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