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年1月9日的公投結果,南部蘇丹將于7月9日正式宣布獨立,中國石油公司在蘇丹的利益可能受到影響。
在1月舉行的蘇丹南部公投中,98.83%的投票者選擇了獨立,這一獨立訴求得到了包括五大常任理事國在內的聯合國、非盟的支持,同時也獲得了蘇丹喀土穆政權的尊重。這些因素足以確保南部蘇丹在7月9日順利獨立。
對石油資源的爭奪依然是蘇丹南北雙方關系的焦點。南部蘇丹石油產量占全國80%,但石油出口基礎設施基本都在北方。盡管南部希望繞開北部蘇丹,修建一條經由肯尼亞尋找出海口的輸油管道,但這在短期內難以實現,因此,目前仍必須依靠北部的輸油管道。
對北部來說,如果沒有來自南方的原油,所有輸油管道將淪為擺設。目前發現和在產的1、2、4區塊、3、7區塊和6區塊,都處于南北邊界線上下,蘇丹的主力油田都位于這三大區塊之中。南部蘇丹獨立后,必然要通過談判確定邊界、劃分石油資源,并重新分配石油收入。
南部蘇丹的獨立可能給中國石油公司帶來影響。自1995年中石油進入蘇丹以來,經過十多年經營,目前擁有蘇丹石油業約40%權益。蘇丹石油產量為49萬桶/日(約2500萬噸/年),其中60%出口中國,是中國第六大石油進口國。中石油還在蘇丹修建了輸油管道和石油煉化等配套設施。
隨著南部蘇丹的獨立,包括中石油在內的外資石油公司將不得不同蘇丹南、北政府分別重簽協議。鑒于這些石油公司的上中下游資產將被一條國界分拆至兩個國家,利益糾紛幾乎不可避免。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蘇丹南北雙方對中國都有訴求,因此,中國石油公司有望繼續維持在蘇丹的利益。
中國石油公司可能面臨的另一大挑戰是西方石油公司重返蘇丹所帶來的競爭。美國對蘇丹制裁,阻止了雪佛龍等石油巨頭進入蘇丹,客觀上為中國石油公司在蘇丹的擴張提供了機會。而南部蘇丹獨立后,美國已將蘇丹從制裁名單上取消,西方石油公司將可能重返蘇丹,并與中國石油公司形成正面競爭。
此外,蘇丹南北雙方保持和平、穩妥解決領土和資源沖突的前景仍不容樂觀。盡管南部蘇丹通過公投獲得了獨立,但南北雙方之間最有爭議、盛產石油的阿布耶伊地區的歸屬問題仍未確定;而南部蘇丹的獨立將會導致對水資源的爭奪也會變得更加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