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伯意識到,光伏設備企業要想發展好,必須和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進行緊密結合。為此,華伯必須徹底打破以往設備和工藝脫節的發展模式,直接同步工藝技術的發展!崩畈綄Α吨袊髽I報》記者說。
而在孟憲淦看來,如果國內光伏市場發展, 國內組件企業遇到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截至2010年年底,風力發電累計裝機已達到4000多萬千瓦,光伏累計裝機才80多萬千瓦。風機設備的國產化程度遠遠高于光伏設備,因為風機制造業的市場幾乎全在中國。沒有市場的拉動,裝備制造業沒法發展。只有自己使用了,別人才敢用我們的設備!泵蠎椾票硎尽
呼吁政府專項資金支持
“國家如果能建立長期穩定的專項支持資金,通過聯合攻關解決影響行業發展的技術裝備難題,引導并支持加快建設國產化裝備開發基地、建立多層次的開發專項基金和支持國產裝備的示范應用,必將更大范圍推進光伏生產裝備的國產化!崩畈綄业恼咧С直в泻艽蟮南M。
太陽能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可用的最大能量來源,它提供了其他可再生能源不能提供的好處。
2010年四季度全球光伏制造設備支出(包括晶硅電池從鑄錠到組件和薄膜電池面板制造設備支出)高達29億美元,連續第六個季度增長,而同期的光伏行業產能也有兩位數的季度增長。亞洲電池制造商的設備需求將在2011年繼續推動設備營收的增長,Solarbuzz預計2011年全年將達到117億美元,超過2010年的107億美元。
而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光伏產品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這大大推動了全球光伏應用的發展。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下降,電池轉換效率的提高以及光伏發電在全球的推廣應用力度逐步增強,光伏產品的價格呈現快速下滑趨勢。
據統計,1978年,太陽能光伏組件的價格為78美元/瓦,發展到2011年,已下降到1.6美元/瓦以下。全球范圍內,光伏產業持續向低成本地區轉移。
中國企業在推動光伏制造產業降低成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原輔材料和光伏設備的國有化程度不斷提高!爸袊圃臁钡墓夥a品,不僅代表了低成本和高質量,還代表了技術進步和創新。
現階段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也充滿了機遇和挑戰。被譽為“中國光伏之父”的國內專家楊懷進最早是做半導體行業的,早年轉到光伏行業。
6月上旬,他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太陽能裝備制造行業國內還沒有正兒八經的企業,有的只是對國外設備的簡單拷貝。這就好比電視制造業中引進了幾條顯像管生產線,并不掌握等離子、液晶技術一樣,還處于低端!
“研發這塊,國外很強,但生產不強。而研發又離不開生產,做得好的應該是邊生產邊研發,中國提供了集研發和生產于一體的資源條件,所以,他們找中國!睏顟堰M說。
楊懷進分析,目前,光伏行業有幾個明顯的特點:首先,全球光伏制造業向中國轉移,中國企業已成為全球產品成本最具競爭力的企業;其次,光伏行業對裝備的依賴度非常高,中國的設備國產化將對中國在硅片、電池、組件的成本控制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再次,全球加速降低光伏的補貼政策,光伏行業如何迅速減低成本,擺脫對政府補貼政策的依賴,使這一清潔能源迅速市場化已成為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最后,由于光伏行業根本的供需關系取決于成本,成本的大幅下降必將帶來市場的成倍擴大,未來預計還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我們認為,設備的國產化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將大幅減低生產的單位成本,帶動需求的迅速上升!崩畈礁嬖V記者,“部分供應不足的設備在未來將成為投資熱點,若干強有力競爭對手的加入將改變未來光伏市場的競爭格局,新的顛覆性的技術可能會改變產業發展進程和競爭格局。”
“國家如果能建立長期穩定的專項支持資金,通過聯合攻關解決影響行業發展的技術裝備難題,引導并支持加快建設國產化裝備開發基地、建立多層次的開發專項基金和支持國產裝備的示范應用,必將更大范圍推進光伏生產裝備的國產化!崩畈綄业恼咧С直в泻艽蟮南M。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