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2011年度國家優質投資項目”在京揭曉,三峽工程榮獲2011年度唯一的國家優質投資項目特別獎;“新建北京至天津城際軌道交通工程”等37個項目獲2011年度國家優質投資項目獎。中國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曹廣晶代表集團公司領獎并在頒獎典禮上發表了獲獎感言。在隨后的投資風險管理研討會上,曹廣晶作了題為《三峽工程項目管理》的主題報告。
曹廣晶在獲獎感言中說,三峽工程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工程。經過三峽建設者十七年的奮勇拼搏,現在三峽工程已全面竣工,正發揮著防洪、發電、航運、生態補水、抗旱等綜合效益。在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中,三峽建設者堅持科技創新,攻克了一系列世界性技術難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技術突破,創造了許多世界之最。與此同時,中國三峽集團依靠科技與管理,建立了一套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機制又符合國內外大型水電項目的投資管理模式,有效地控制了三峽工程建設的各種風險。三峽工程較初步設計整體提前一年竣工,建設期多發電近750億千瓦時,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曹廣晶說,中國三峽集團肩負著“建設三峽、開發長江”的歷史使命,我們將以此次獲獎為動力,科學規劃集團公司的發展,充分發揮企業的投資主體作用,進一步優化投資體制和機制,加強投資風險管控,努力實現更高的投資質量和效益。我們將在建設運行管理好三峽工程,充分發揮三峽工程綜合效益的同時,認真履行“建好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電開發理念,積極有序開發金沙江水電,為我國水電事業的發展再立新功,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國家優質投資項目獎由國家發改委支持、中國投資協會主辦。據中國投資協會會長張漢亞介紹,此次38個獲獎項目涵蓋了鐵路、公路、機場、橋梁、水利、電力、鋼鐵、機械、石化、有色、水泥、煤炭等12個行業,是我國“十一五”期間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成就的體現。38個獲獎項目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具有多個共同特點,主要表現在投資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自主創新及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