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能源財經 >> 正文
國際油價暫回“起跑線” 長期看仍將重新上行
來源:中國證券報 時間:2011-6-30 10:17:52 用手機瀏覽

    業內人士預計,油價短期將維持震蕩,但長期看可能重新上行。

    嚴格地講,本輪國際油價飆升早在2010年12月6日就已開啟。油價在2011年2月中上旬短暫回落后,因為中東北非局勢動蕩而延續了QE2所引發的漲勢,一度觸及每桶115美元的高水平線。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先后遭遇日本地震、歐債危機和拉丹被擊斃等事件的打壓;但利比亞原油供應中斷給高油價提供了支撐,保證其在一段時間內反彈至每桶100美元,甚至110美元水平線上方,并最終迫使國際能源署(IEA)上周做出釋放6000萬桶戰略原油儲備的決定。

    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對全球資本市場存在客觀影響,只是這種影響相對間接且具有明顯的“兩面性”。一方面,高油價反映了全球經濟復蘇。因為無論國際油價急升還是暴跌,任何機構關于原油市場中長期需求增長的預期都不曾改變。在基本面仍作為基礎性因素發揮作用的原油市場,國際油價的高企某種意義上是在傳遞經濟復蘇積極進展的信號。

    另一方面,高油價迅速提升增加了特定行業企業及個人消費者的生產和生活成本壓力。這意味著原本良好的經濟復蘇進程遭遇到了阻力,而這一狀況也將通過慘淡的經濟數據傳遞到市場。

    當然,在考量國際油價高企的市場影響時,美國、歐佩克及IEA等相關經濟體和機構的政策變動、不同來源原油產品之間的品質差異等眾多因素也應考慮在內。但需要強調的是,盡管有投機及政策等因素的存在,國際油價最終仍要以經濟基本面作為根本的變動依據。從這個角度來講,國際油價更多的是在市場反映經濟基本面的鏈條中充當了“中轉”的作用。

    比如,IEA釋放6000萬桶戰略原油儲備的舉動很可能在短期內將國際油價拉低至每桶90美元以下,但隨著日本地震負效應的消散,全球經濟復蘇重回正軌后,國際油價重新上行。因此,全球市場仍需做好長期應對高油價的充分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際油價12日走低 市場擔憂供大于求
油價10日大幅下跌 供應過剩擔憂對油價產生壓力
中國原油儲備布局今年提速 業內呼吁力推基礎設施建設
國際油價5日下跌 收于每桶60.48美元
國際油價料繼續探底 油價料持續大幅波動
國際油價止漲回跌 盤中下滑1%
油價今將迎新年首個漲價窗口 93號汽油或漲0.23元
國際油價三連漲 累計漲幅近20%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