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電力電網 >> 正文
“電荒”越演越烈 或將成為推進電改契機
來源:中國證券網 時間:2011-6-30 9:44:43 用手機瀏覽

    自今年3月以來,我國許多地方相繼出現了“電荒”現象,目前已經波及十幾個省份,并大有隨著用電高峰期的到來愈演愈烈之勢。已經有人預測,今年“電荒”的用電缺口堪比2004年,情況甚至可能更加嚴重。對于造成“電荒”的原因,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將矛頭直指煤炭價格的大幅攀升,也有人認為電網壟斷不愿讓利才是罪魁禍首。那么,令電荒蔓延全國的真正原因究竟何在呢?

    從表象上看,“市場煤、計劃電”導致的火電企業虧損、東部裝機硬缺口、水電出力不足等都是原因,不可否認,的確存在一些區域性和結構性因素。比如,江蘇、浙江、廣東在火電裝機上的缺口。湖南、湖北等省今年水電出力不足等;然而,最主要的原因仍然在于煤電矛盾這一體制機制痼疾。

    比如,在山西、山東、貴州、河南這些傳統產煤大省出現了缺煤停機,實在是咄咄怪事,為何?火電上網電價過低。這直接導致部分發電企業由于電價調整沒有到位,不愿意承擔社會責任,采取種種辦法停發少發。按照一般經驗,全年火電利用小時介于5300-5700小時之間,代表電力供需基本平衡。2004年是5991小時,而2010年是5031小時,按今年一季度情況,全年將不足5100小時。這說明,從全國情況看,并非裝機不足,而是利用不足,也就是說火電企業發電積極性嚴重受挫。

    火電虧損造成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火電投資比例大幅下降,火電投資占比2005年以來大幅下滑34.3個百分點至2010年的36.0%。由于風電及水電的利用小時明顯低于火電,這也加劇了電量有效供給能力不足的狀況。

    但究其本質,行政審批才是制造“電荒”的幕后之手。目前,我國電力供應以火電為主。市場煤價是隨市場供需變化不斷波動的,但上網電價卻由行政審批確定。當市場煤價節節攀升,電價卻遲遲難動,或者即使動了,煤價也跟著電價漲,很快便侵蝕了電價調整的利潤空間(盡管4月上調了十余省上網電價,但是,5月五大發電集團火電仍然虧損16.9億元,虧損額與上月基本持平),以致火電企業永遠在喊虧。這種“市場煤”與“計劃電”之間矛盾的不斷加劇,最終使得發電企業不得不紛紛閑置產能,減少虧損;于是,便有了一邊大規!半娀摹,一邊火電機組容量紛紛關閉閑置的奇怪現象。

    作為上一輪電力改革的成果,《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出臺引發了很多爭論。有人說改革不徹底,也有人說改革應抓電價,而不是進行對發、輸、配、售等企業組織環節的簡單拆分。相較而言,筆者更加贊同第二種觀點。電力改革的關鍵,不是不計成本和代價的人為制造若干競爭主體,而是打破電價的行政性壟斷。單一強調拆分電網,不僅對推進電力改革進程于事無補,而且還可能加大改革風險。因此,拆分電網僅僅改了電力企業組織體,并沒改革行政審批電價制,而電荒隔5、6年就來一次的真正原因,并非電網企業的經濟性壟斷,而是來自行政部門審批電價的行政性壟斷。要想真正解決我國電力系統的一系列問題,就必須將電價背后的行政審批之手作為改革的主要目標,切實推進電力體制改革。

    然而,行政審批權與利益緊密相連,令這樣的改革難度陡增。但如果讓這樣的體制維系下去,我們就永遠難以走出在“電荒”和電力過剩中不斷循環的周期性怪圈,市場化的改革也只能是空談。

    事實上,現在我國電力行業的改革也的確存在著不進反退的現象;不但電網改革與市場化電價改革難以推動,發電競爭甚至還在走著回頭路。在不合理的價格機制下,外資與民資的發電企業難以為繼,數量驟減;五大電力集團也只能苦苦支撐,而這樣的支撐顯然是不可持續的。當企業終因負債率過高難以運轉,會是什么結果呢?

    因此,要解決我國電力改革中的種種問題,就必須毅然打破種種利益鏈條的捆綁,放棄現有的電價模式,加大對行政壟斷體制改革的推進力度。不能再次把改革的視線轉移到“輸配分開”上去。

    30多年的經歷表明,中國的經濟改革往往在危急關頭方有推進;“電荒”既是一場危機,更是一個契機。我們如果能緊緊抓住這樣的契機,就有可能改變舊有的行政審批體制,推進我國電力行業走上市場化道路,充分調動市場的力量進行糾偏。只有這樣,我國的電力改革才會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電力行業才能夠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寧夏將外送500億度電緩解浙江“電荒”
電力體制改革關鍵是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
環保部擬對火電等10類企業環境信用評級
火電上網電價下調 最高每度降2.5分
上網電價下調方案落地 火電年減500億利潤
發改委通知上網電價下調 終端電價暫不受影響
關停小火電 長源電力近半補償收益待定
尼日利亞電荒 發電機市場或迎來爆炸式增長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