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電力電網 >> 正文
范必:“十二五”不應再新批核電前期工作項目
來源:東方早報 時間:2011-6-29 10:01:15 用手機瀏覽

    日本核危機之后,關于中國核電規劃目標的調整仍在討論之中。

    國務院研究室副司長范必近日撰文建議,把中國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控制在6000萬千瓦左右,以“防止過多過快上馬核電機組帶來長期安全風險。”文章還呼吁在“十二五”期間不再批準開展新的核電前期工作項目。

    這一題為《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核電安全發展》的文章發表在6月出版的最新一期《全球化》雜志上!度蚧吩驴s志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被譽為“中國第一經濟智庫”。

    核電發展目標爭議

    范必在文章中稱,核電發展中應當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規模和速度放在第一位!"十二五"期間應集中力量建設已核準和開展開工的項目,不再批準開展新的前期工作項目。"十三五"期間再視情況決定是否恢復審批,到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控制在6000萬千瓦左右!

    “6000萬千瓦”這一數字遠低于此前各方較為認同的“7000萬千瓦之上”的底線,令不少業內人士感到驚訝。此前的6月27日,某專業財經媒體剛剛援引一位業內人士的話稱,中國核電中長期規劃不會將7000萬千瓦的目標調低,有可能還會更高。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高級工程師沈文權近日也表示,可能在一到兩年內沒有新的核電站核準,但原定2020年核電發展目標并不會受到影響。

    國內一家核電公司的相關人士向早報記者稱,其并未聽說6000萬千瓦這一提法。瑞銀證券董事、中國電氣設備分析師戴駿昨日也表示,“如果還相信未來中國將以7%到8%的速度增長的話,我不認為核電到2020年的裝機規劃會降到6000萬千瓦左右。我目前還未聽到要降低到這么個程度的官方聲音。”

    戴駿稱,別說2020年的中期長期規劃,就連“十二五”規劃的各個數字現在還只處于草稿階段。可查資料顯示,近期能源領域曾傳出天然氣發電規劃上調、光伏裝機翻番等信息。

    戴駿分析,“這些數字背后隱含的信息就是,大家還在探尋一個可替代的方案。被替代的對象不僅僅是燃煤,還包括核電。核電的安全系數如果受到質疑,發展放緩,那么中國的用電會出現一個比較大的缺口。這個缺口怎么補,目前沒有定論!

    “不過如果中國信守到2020年碳強度降低45%的承諾,中國是不可能放棄發展核電的!贝黩E稱。

    大上二代機組的隱患

    日本發生核電危機后,3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第147次常務會議決定,全面檢查核設施安全,暫停審批核電項目!昂税踩巹澟鷾是,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痹谌驍M建的新反應堆中,中國占了40%。

    范必在文章中指出,現在核電企業爭廠址、爭項目的現象十分嚴重!案鞣矫鎸2020年核電裝機規模的預期普遍超過7800萬千瓦,大多數核電業主和配套企業是按照裝機1億千瓦以上制定自身發展規劃。即使在福島核事故后,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暫停核電審批的情況下,有的核電企業仍在策劃繼續大上二代項目。這種做法有違核電安全發展方針!

    該文章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05年至今,國家已經核準核電機組34臺,裝機容量3702萬千瓦,其中28臺是二代機型。另有16臺機組已批準允許開展前期工作,其中12臺是二代機型。其他上報國家能源局待批項目也大部分采用這類機型。

    范必認為,大上二代機組的后果便是,從2030年之后的近40到50年的時間內,“我國將成為世界上核電安全風險最大的國家”。其給出的依據是,新建的二代機組運營周期可長達40-60年,如果2020年建成,要到2060-2080年才能退役。在這期間,不僅二代核電已經淘汰,三代核電技術也會逐漸落后,第四代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核電技術將會成為主流,甚至第五代可控核聚變核電技術也可能投入使用。

    可查資料顯示,與三代機組中的AP1000機組相比,二代機組采用的能動的安全系統,其最大的缺陷是無法解決整個電廠失去電源之后的制冷問題。

    范必在文中透露,3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要求按最先進的核電安全標準機型檢查。這一標準應是國家核安全局發布的《核動力廠設計安全規定》(HAF102)以及相關的19個導則。該標準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和歐美現行的核電安全標準基本同步。

    范必稱,“對照HAF102,除已開工的4臺AP1000和EPR機組外,其他所有的核電機組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差距,有的問題還比較嚴重。從歷史運營記錄來看,盡管還沒有發生嚴重的放射性泄漏事故,但大大小小的安全事件已發生多起,甚至出現過啟動堆芯應急冷卻系統緊急情況。在正常條件下,大部分機組能夠實現安全運行,但需要持續加強監督管理,區別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農村水電去年破7300萬千瓦 開展綠色水電評價
三峽集團進軍核電領域 長江電力探路“水核互補”新模式
一季度我國核電累計發電量259.84億度
頁巖氣開發進度遠低于預期 多部委督促落實規劃
今年頁巖氣產量預計2億方 “十二五”目標難達
建設敦化抽水蓄能電站 優化吉林能源結構
煤層氣產量數據成謎 “十二五”規劃有難度
甘肅出臺五項舉措 全力促進火電減排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