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國家!泵绹皣鴦涨浠粮竦臄嘌栽俅斡∽C美國政治的強權哲學。
上周四,美國聯同國際能源署27個成員國宣布,計劃在7月份一個月內向市場釋放6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每天200萬桶。其中,美國能源部將會從其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3000萬桶,占整個國際能源署釋放量的一半,歐洲將提供總釋放量30%的石油。
這一消息直接導致紐約和倫敦兩地原油期貨直線下跌,其中,國際油價“風向標”——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急速出現了近5%的重挫,至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紐約期價報收在91.23美元/桶,刷新近4個月來新低,回歸至2010年年底的水平。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和歐佩克一攬子原油價格也遭到重挫,前者的跌幅甚至一度高達6%。
國際能源總署的突然行動讓業內人士困惑不解,其宣稱,“此舉旨在彌補利比亞供應缺口,防止世界石油供應短缺妨害世界經濟。”
針對這一說辭,分析人士則指出,利比亞戰亂已經持續數月,同時沙特阿拉伯也表示將提高石油產量,在國際石油市場尚未出現嚴重供應缺口時釋放原油儲備則難逃“政治陰謀”之嫌。
“目前國際油價已在下降,選擇這個時間釋放儲備石油是西方國家干預經濟的直接體現,美國在借此機會對中東國家施壓,也抑制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敝袊痛髮W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明爭暗斗
“石油市場尚未出現嚴重缺口時釋放原油儲備難逃‘政治陰謀’之嫌!
國際能源署宣布釋放石油儲備消息兩天后,石油輸出國組織開始摒棄分歧統一立場,一致譴責國際能源署決定,與此同時,他們還表示,石油生產國可能會采取對抗措施支撐油價。
新華社報道,6月25日,伊朗駐石油輸出國組織代表穆罕默德·阿里·哈提比公開指責美國及其歐洲盟友試圖操控國際原油市場,“人為”降低油價。
哈提比表示,國際原油市場過去幾天的價格變動“完全不是基于市場供需變化,而是政治壓力的副作用,尤其是美國一方施加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名負責能源戰略研究的專家接受本報采訪時則表示,美國鼓動國際能源署成員國釋放原油儲備具有強烈的政治目的,與此同時,美國積極動用戰略石油儲備平抑油價也完全符合美國經濟利益。
“美國聯合其他成員國采取行動一方面可以盡快復蘇國內經濟,一方面又在給中東國家施加壓力,這屬于美國一貫奉行的多邊外交政策,所以說此次國際能源署釋放原油儲備并不是出于偶然!鄙鲜鰢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專家對記者說。
據其透露,早在今年3月份,美國政府就已經開始謀劃動用戰略石油儲備,美國消費者對持續高漲的油價的擔憂,以及保持剛剛復蘇的經濟增長勢頭讓美國總統奧巴馬不得不面臨大選前的雙重壓力。
“此前,美國曾向沙特施壓,試圖讓沙特填補利比亞出口中斷所造成的缺口,但效果遠沒有達到美國的預期,因此美國需要發出新的警告信號!鄙鲜鰢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專家說。
業內人士分析,相比抑制油價的動機,美國此舉政治目的則更為明顯。
“所以說國際能源署的舉動在心理上造成的影響要遠大于市場的持續反應,投放儲備原油只能在短期內壓低油價!敝袊茉淳W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兩大陣營矛盾加劇
面對國際能源署平抑國際油價的舉動,中國政府表明了支持態度
美國政府與國際能源署聯手導演的擠壓油價大戲無疑加深了其余歐佩克組織的裂痕,隨著多位歐佩克成員國代表公開抨擊,并暗示將通過減產等方式打擊報復,全球石油消費國與出口國兩大陣營的油價大戰也一觸即發。
繼伊朗指責國際能源署單方面決定動用戰略儲備原油后,另一大石油出口國委內瑞拉也隨即對美國及其盟友提出了質疑,委內瑞拉表示,國際能源署動用石油儲備,背后涉及一些政府企圖壓低油價討好選民的政治考慮,其動機緣于法國和美國明年都將舉行大選。
中石油一名高層接受本報采訪時則表示,由于歐佩克組織內沙特屬于親美陣營,隨著兩大組織對壘的逐漸升溫,歐佩克內斗矛盾也或將日趨激烈。
“長期以來,沙特一直扮演著斡旋美國和其他石油輸出國關系的角色,現在美國行動讓歐佩克組織利益受到損害,這很有可能導致沙特與歐佩克之間產生更大分歧!鄙鲜鲋惺透邔诱f。
“沙特、阿聯酋和科威特等幾個國家是一個陣營,其他的國家是另一個陣營,除了西方國家的攪局外,歐佩克組織內部也亂如細麻!鄙鲜鲋惺透邔诱f。
即便如此,高油價的下跌對于全球經濟及新興經濟體來說是個好消息。面對國際能源署平抑國際油價的舉動,中國政府則明確表明了支持態度。
與此同時,6月26日,國際能源署署長田中伸男再一次邀請中國加入國際能源署,并表示中國的能源政策將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預警因素。
“加入國際能源署能夠進一步為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謀求更多的話語權,但現階段我們最需要解決的工作還是積極推進我國石油工業的市場化改革!眹野l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一名專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