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國家的石油官員26日稱,該地區今年夏天或將增加石油產量,加上IEA釋放原油儲備,可能會導致供過于求的情況,使油價短期處于低位。
綜合媒體6月27日報道,一名海灣國家的石油官員26日透露,海灣國家今年夏天仍有可能增加石油產量,而這可能導致供過于求的情況,或將進一步打壓油價。
國際能源機構(IEA)6月23日宣布將釋放6000萬桶戰略原油儲備,以彌補由利比亞原油停產產生的供應缺口,保護世界經濟脆弱的復蘇勢頭。消息一出,當天國際油價出現近3個月以來最大日跌幅,其中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91.02美元,跌幅為4.60%;倫敦市場8月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107.26美元,跌幅高達6.09%。
該官員稱,此舉是為了滿足夏季用油高峰期間長期客戶與新增客戶的需求。由于產油國和國際能源署成員國均有額外石油釋出,因此該官員預計油價最終會下跌,但是認為油價不會崩盤。
此前有分析認為,國際能源署動用能源儲備,能夠短時期內將油價穩定在一定的水平,但并不能使油價長期維持在低位。24日電子盤顯示紐約和倫敦兩地市場原油期價已有明顯回升。正因為如此,海灣國家的增產并不會是無利可圖,而從另一方面而言,也將會對油價的穩定起到一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