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中國電力科技
俄羅斯直流輸電研究院副總經理列夫·安德列耶維奇·卡薩耶夫認為,綜觀世界電力發展,電壓每提高一個等級,人類都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鉆研與摸索,而中國從一開始接觸這一領域,到完全掌握特高壓輸電技術,僅僅用了幾年時間,這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2004年年底,國家電網公司全面啟動了特高壓交直流輸電工程關鍵技術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由此激發了我國電力科技創新活力。
對于特高壓科技創新的重視,源于一種堅定的決心。
“我們的設施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電網核心技術不能受制于人!擁有自主科技創新能力,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搶占世界電網發展的制高點!”工程啟動伊始,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劉振亞的話語擲地有聲。
為了應對諸多難題,2006年8月,公司特高壓直流試驗基地在北京開工建設,標志著一個全新時代的來臨。中國特高壓,以其烙印于靈魂中的創新精神,開始在技術、施工、管理等方面進行一個又一個創新。
多年以來,為全面支撐關鍵技術研究,特高壓直流試驗基地、高海拔試驗基地、桿塔試驗基地、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成套設計研發(實驗)中心、大電網仿真中心……
擁有了世界最高參數的高電壓、大電網試驗和大電網仿真條件先后發揮重要作用,試驗研究能力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借助先進的試驗條件和手段,公司共完成重大關鍵技術和工程專項研究130項,研究內容涵蓋規劃、系統、設計、設備、施工、調試、試驗、調度、運行等,成功解決了特高壓直流輸電關鍵的技術難題,實現了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有機結合。
西安西電電力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俠說:“沒有特高壓工程,我們的研制工作可能要拖后2到3年!蹦壳,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已申請專利214項,已授權92項。此外,標準化工作系統推進,使我國完整建立起特高壓輸電技術標準體系。截至目前,公司共發布特高壓直流技術企業標準57項、行業標準8項,立項編制國際標準4項、國家標準14項、行業標準7項。
惠及未來能源安全
國家電網表示,特高壓未來規劃藍圖早已成型。規劃原則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大型能源基地集約化開發和清潔能源高效利用,優化能源結構和布局,實現電網發展方式轉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币巹澦悸凤@示,國家電網將圍繞華北、華東、華中負荷中心,建設堅強的“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提高受端電網電力承接和消散能力,河北北部和內蒙古風電基地、晉陜蒙寧火電基地通過特高壓交流就近接入“三華”電網,部分電力通過直流直送負荷中心。同時,還將構建堅強的西北750千伏、東北1000千伏交流送端電網,為大容量、遠距離直流外送提供堅強的電網支撐,新疆、甘肅煤電和風電,內蒙古呼盟煤電,西南水電通過特高壓直流送入“三華”電網。
到2020年,“三華”特高壓電網形成“五縱六橫”網架結構。國家電網形成以“三華”電網為主要受端,東北1000千伏電網、西北750千伏電網為主要送端,聯接各大煤電基地、大水電基地、大核電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和主要負荷中心,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
規劃實現后,可以解決錫盟、晉東南、陜北、呼盟、哈密、準東、淮南等16個大型煤電基地,甘肅、蒙東、蒙西、新疆、吉林、河北和江蘇7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以及四川、金沙江、西藏等大型水電基地電力外送問題,為東中部負荷中心大規模接受區外清潔、安全、可靠的電力構建堅強的網絡平臺,為大規模引入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周邊國家電力資源奠定堅實的網絡基礎。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