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生物質能 >> 正文
化石能源短缺促使生物質能源發展
來源:中國能源信息網 時間:2011-5-10 20:39:06 用手機瀏覽

    化石資源的短缺已影響到國家的能源安全。資料顯示,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速,目前能源消費總量已經接近歐盟15國的總量。國內的能源生產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高速經濟增長的需求。伴隨中國能源預警的發出和節能呼聲的日益高漲,開發利用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已迫在眉睫。

  隨著認識深入和技術進步,許多國家和企業都把目光聚焦到生物質能源這一嶄新的領域。

  中國石油十分重視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并擁有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并在可再生能源(生物質液體燃料、地熱、太陽能、風能)領域做了大量工作。

  2011年4月6日,被授權代表中國石油的西南油氣田公司分別與涼山州、攀枝花市簽訂了合作開發麻瘋樹生物質能源產業的框架協議,將在兩地建麻瘋樹良種繁育基地1100畝,建示范林種植基地18萬畝;“十一五”末種植面積要達到180萬畝,力爭“十二五”末達到500萬畝。2010年11月8日,中國石油與四川省就已經簽訂了合作開發生物質能源框架協議,計劃“十一五”共同建成60萬噸甘薯燃料乙醇、10萬噸麻瘋樹生物柴油的年產規模。

  2011年3月4日,中國石油與山東省政府簽署生物能源產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將在以非糧能源作物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在山東省建設20萬噸/年燃料乙醇和總規模10萬噸/年生物柴油示范生產裝置。

  2010年12月,中國石油與云南省政府簽署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以非糧能源作物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以當地資源豐富的膏桐等木本油料植物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等方面進行合作。

  此前的2003年,中國石油與中糧集團合資開發的吉林燃料乙醇項目,成為國家“十五”期間重點建設工程,也是國家生物質能源產業的試點示范工程。去年,吉林燃料乙醇裝置年生產能力已達50萬噸。到“十一五”末,中國石油將建成非糧乙醇年生產能力超過200萬噸,形成林業生物柴油每年20萬噸的商業化規模,并支持建設生物質能源原料基地40萬公頃以上。

  為保障新能源的科學、健康發展,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公司增設了新能源處,勘探研究院廊坊分院成立了新能源研究機構。新能源已成為中國石油重點工作之一加以推進。

  “農田作物有可能逐漸取代石油,成為獲得從燃料到塑料的物質來源。‘黑金’也許會被‘綠金’所取代。”有媒體這樣預測。

  的確,生物質能源有著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首先,中國林業生物質能源原料豐富。在已查明的油料植物中,種子含油率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0多種,能夠規;嘤玫膯坦嗄緲浞N有10多種。

  其次,可以利用邊際性土地種植非糧能源作物。據專家介紹,中國存在約1億公頃的山地、灘涂、鹽堿地等邊際性土地,不宜種植糧食作物,但可以作為能源等專業植物種植的土地。按這些土地的20%利用計算,每年約生產10億噸生物質,每年至少可產酒精和生物柴油約1億噸。

  第三,中國農林業的廢棄物都可作為生物能源原料。中國每年生產糧食5億噸,產生秸稈近7億噸,這都可以成為生物能源的主要原料。此外,農業生產中的畜禽糞便,森林中的枯枝腐葉,城市的工業有機廢棄物,城市生活中廢棄的廚余垃圾、泔水等等,所有的有機物質都可以轉化為生物能源。

  對于發展非糧生物質能源“爭地”“爭糧”的疑問,專家指出,發展非糧生物質能源不但不會“與農民爭地,與人類爭糧”的局面,還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果中國每年能利用全國50%的作物秸稈、40%的畜禽糞便、30%的林業廢棄物,以及開發5%的邊際土地種植能源作物,并建設約1000個生物質轉化工廠,那么其產出的能源就相當于年產5000萬噸石油,農民也可因此新增收入400億元和1000多萬個就業崗位。

  因為生物質能源具有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特點,因此越來越受到眾多能源企業的青睞。

  英國石油公司、美國國際石油公司等也都開始了對生物質能源產品的投資。巴斯福公司2003年宣布,將以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作為化學品生產的主要原料;杜邦公司剝離石油資產,購買了生物技術公司和組織農業綜合企業,將2010年銷售額的25%定位于生物質產品;美國的森林工業已開始與電力、石油、化工公司合作,利用林木廢棄物生產能源及化工產品。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中國政府積極倡導的能源發展戰略。

  2011年年初,在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祝列克表示,中國將在西南和西北區域,規劃建設2億畝林業生物質能源基地,預計可實現2000萬噸左右生物柴油原料供應能力。這表示中國的林業生物質能源2011年將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在國內,中國石化和中海油也先后開始對乙醇業投資。4月13日,中國石化和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發展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雙方將在未來5年內合作建設年產100萬至120萬噸燃料乙醇的生產裝置。中海油將在海南省東方市興建一座首期規模為年產6萬噸生物柴油的煉油裝置,并與印度尼西亞建立了伙伴關系,第一個海外生物柴油項目正在談判之中。

  其他行業也積極跟進。日前,國家林業局又與中國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在貴州等省建設年產2萬噸以上的生物液體燃料的原料林示范基地,開始林業生物質能源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河南首個全單機3000千瓦機型風電場建成投產
6艘LNG船靠泊天津為京津冀地區提供清潔能源
中國要重視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
寧夏首個生物天然氣清潔能源試驗站8月投產
我國煤層氣儲量大 利用少 浪費多
湖南隆回縣寶蓮風電場25臺風機全部投產發電
生物質能是唯一可以作為化學品或石油替代品的能源
遼寧優先消納清潔能源 風電占外送電近1/4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