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生物質能 >> 正文
德媒:“中國草”催動生物燃料研發
來源:環球網 時間:2011-5-7 12:54:09 用手機瀏覽

    野生草本植物五節芒(俗稱“臺灣芒”、“中國草”)用途廣泛,可作為建筑材料使用,也可用來生成氫氣或做取暖燃料。

 
五節芒

    德國艾費爾山區的小鎮克萊因-阿爾滕多夫呈現典型的田園風光:農用機車在田間開來開去,馬群靜靜地吃草,對面的果園已經到了發芽長葉的時節。這里不是普通的農場,而是波恩大學的一塊試驗田。

    這里種植的植物很特殊,用途廣泛,生長周期短,土壤消耗小,用來種植一種能代替傳統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氣等的生物原料。波恩大學生態經濟學家恩斯特·貝格解釋說:“我們面臨的一大全球性考驗是,逐步用生物取代目前的能源主體煤炭,同時不影響能源、食品以及牲畜飼料的供應!

    這位生態經濟學家認為,種植生物材料并不會影響全球的糧食供應,關鍵是要選擇一種占地面積小、生長速度快的植物。相關專家在溫室里種植不同種類的植物,以比較其生長特性,他們還嘗試著利用轉基因技術改變某種植物生長特性。

    有些植物的生長速度天生就很快,比如原產于中國南方地區的草本植物五節芒,因為在中國多見,又被稱為“中國草”。20年前,波恩大學教授拉爾夫·普德還在讀大學時,就注意到“中國草”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的特性,認為這種植物很有作為生物原料的潛能。普德隨即將“中國草”選為自己的研究課題。

    “中國草”作為能源的性能不容忽視。雖然“中國草”還不能作為生物柴油的原料,但經過搗碎壓制后可作為燃料,在燃燒過程中還可生成氫氣,作為零排放氫氣汽車的燃料。目前歐洲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是油菜,植物學家普德認為,“中國草”的能量潛力毫不遜色于油菜:“種植和利用油菜作為生物燃料的成本能量比是1比2,而占地面積小、適應性強的‘中國草’的這個比例能達到1比5!

    如此算來,農民種植1公頃“中國草”,收獲的植物燃料價值相當于8000升可用于供暖的重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我國科學家在生物燃料轉化方面取突破
波音公司完成世界上首次使用“綠色柴油”的飛行
開發研究從釀造啤酒廢料中提取生物燃料技術
漢莎航空采用farnesan生物燃料執飛的首個定期航班
中美航空生物燃料合作項目取得突破
全球生物質能源發展進入新一輪態勢
美國計劃在海軍推動生物燃料大規模應用
使用“地溝油”燃料的飛機完成長途商業飛行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