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能源財經 >> 正文
發改委:“十二五”鼓勵新能源投資行業發展
來源:中國能源信息網 時間:2011-5-7 12:29:18 用手機瀏覽

  為何同是新能源,卻遭遇冰火兩重天?

  按照此前2005年底下發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對鼓勵類的定位和描述,鼓勵類主要是指“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勵和支持的關鍵技術、裝備及產品”。

  具體地,規定要求鼓勵類項目要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有較大的市場需求,發展前景廣闊,有利于提高短缺商品的供給能力,有利于開拓國內外市場;國內具備研究開發、產業化的技術基礎,有利于技術創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有較高技術含量,有利于促進產業技術進步,提高產業競爭力;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有利于安全生產,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等。

  從該要求上看,風能和海洋能的“簡單”則有理可詢。以海洋能為例,目前的海洋能發展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前期的新能源發展、出力還要依靠風能和太陽能為主。

  “但風能目前無論從規模還是整機的技術上相對其他新能源種類都發展快,裝機近幾年連續翻番,現在風電的問題主要是并網和淘汰落后機組方面的問題,所以在鼓勵類中沒有過多體現不難理解!敝袊稍偕茉磳W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對記者表示。

    國內一大型風機制造商相關負責人也對本報記者表示出相同的觀點,“相對于光伏發電方面,風電這幾年無論是裝機容量、并網發電容量還是度電成本都遠超光電,光電一方面技術和銷售兩頭在外,在技術和研發上亟須投資利好和鼓勵,另一方面上網標桿電價也未確立,所以光電的市場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統計》顯示,截至2010 年底,中國累計安裝風電機組34485 臺,裝機容量4473萬千瓦,年同比增長73.3%。

  而相比之下,太陽能到2010年底的發電總裝機只有100萬千瓦左右。根據能源局的規劃,到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2000萬千瓦。

  而針對太陽能的鼓勵條目,一太陽能整體方案提供商對記者表示,4條鼓勵條目還只是取向方面的框架描述,如何鼓勵還要等具體的政策!安贿^從4條可以看出,鼓勵的方向主要側重上游生產環節和下游客戶端的應用層面!

  而對于是否會給市場帶來影響,接近發改委的人士對記者表示,這只是政策上鼓勵和指導的方向,不代表未進入鼓勵類就不支持其發展。更具體的發展思路還會在《新能源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上對各分行業進行詳細規劃和闡釋。

  核電建設繼續

  在新目錄中,針對核電的鼓勵條目也引人注目。特別是在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后,各界對于核電發展的走向都十分關注。

  相比2005年和2007年的兩個版本的《目錄》,新版《目錄》雖有大幅改動,但鼓勵“核電站建設”條目則未有改變。

  2005年本的核電鼓勵條目主要包括鈾礦地質勘查和鈾礦采冶,低溫核供熱堆、快中子增殖堆、聚變堆、先進研究堆、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建設,高性能核燃料元件制造,乏燃料后處理,核分析、核探測儀器儀表制造,同位素、加速器及輻照應用技術開發,先進的鈾同位素分離技術開發,輻射防護技術開發與監測設備制造,核設施實體保護儀器儀表開發等10項。

  2007年的版本則只在2005版本上增加了“核能制氫”一項。但2011本則改動較大,11項中除保留核電站建設外,增換了鼓勵“核設施退役及放射性廢物治理”和“核電站延壽及退役技術和設備”等項目,“核能制氫”也一并改換。

  從保留和新增換的條目看,國家對于核電建設的方向基本未變。正如一位接受記者采訪的能源行業專家所說,下一步的核電發展只是規模調整多少的問題和加強電站建設維護的安全問題。

    而這一點也已有所體現,國家能源局規劃司規劃處處長何永健在4月底公開表示,未來國內的核電將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加強發展,到2015年實現4000萬千瓦裝機的計劃目標維持不變。

 

上一頁  [1]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發改委:今日油價不作調整 因幅度不足50元/噸
國家大幅下調增量天然氣價格 實現價格并軌
發改委: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390元和375元
國內汽柴油價格年內二連跌 93號汽油重回“5”時代
發改委或調整2015年天然氣氣價
承德本年度風電裝機29.75萬千瓦 力促新能源發展
發改委:前三季成品油表觀消費量2億噸增長2.8%
發改委批復中俄東線天然氣 途經九省分段核準建設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