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昔日光伏設備巨頭精功科技連發兩條公告,一條是2019年業績快報,凈利潤虧損1.09億,另一條則是2019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共計入6399.32萬元。
所謂計提資產減值,是從謹慎的角度來看,評估可能的損失,并且把可能的損失計算出來,然后當作損失處理。通常情況下包括賣不出去的存貨、突然貶值的原材料、收不回來的欠款等,根據精功科技的公告,公司計提資產減值中相對最大一筆減持為存貨資產,計提減值3488.60萬元。
存貨資產貶值的意思是生產出來的產品可變現的價值已經低于產品生產成本的部分。何以昔日設備巨頭生產出來的產品,連保值儲存都做不到了?公司解釋稱,公司存貨跌價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工藝落后淘汰、重要客戶破產清算等因素的影響。
眾所周知,2019第一個關鍵詞就是擴產,僅隆基、中環、晶科、愛旭等大廠便已累計擴產超過200GW各類產品,光伏設備企業中的后起之秀如邁為股份、捷佳偉創等,手中大概率握有數以十億記的訂單在排隊生產,然而因為單晶革命的關系,19年光伏擴產大多都是圍繞著單晶進行。
據了解,精功科技主打產品為多晶鑄錠爐,是這一細分領域的絕對龍頭企業,生產規模和市占率曾多年保持全國第一,還是國際上唯一能同時生產從鑄錠到切片的多晶鑄錠爐、剖錠機、多線切割機這三大核心設備的企業。
據了解,多晶電池產品自2003年開始廣泛商業化應用,但在2015年開始,隨著金剛線切割技術的突破,單晶電池成本大幅度降低,加上單晶產品效率跟高,壓縮了多晶產品的成本優勢,至2018年起,單晶產品已經開始逐步替代多晶產品,預計到2020年,單晶產品將擠壓多晶產品九成以上的市場。
換言之,公司的主打產品多晶鑄錠爐,已經不再能很好的適應市場變化,處于被淘汰的邊緣了。
這也解釋了精功科技年報簡報中的巨額虧損。
精工科技年報簡報如下:
報告期內,精功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8.78億,較2018年度下降12.54%,虧損1.08億,同比下降-1995.12%。產品銷售明顯萎縮,且毛利率明顯下降、銷售成本明顯升高。
不止精功科技,2020年大多數的多晶產品企業日子恐怕不會太好過,設備企業要轉型必然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與時間,產品企業也必須進行產品的升級改造,然而目前主流的單晶PERC產線3-4億的GW成本,著實讓大多數中小企業望而卻步,這部分市場份額必然被擴產忙的頭部企業所搶占,光伏行業的洗牌,也必然如狂風暴雨一般兇猛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