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0年以來,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備受業內關注,實際上,BIPV的概念幾乎與光伏發展同步,隨著光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給其帶來機遇。
眾所周知,受上網電價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2017年光伏市場規模刷新歷史高位,新增裝機53.06GW,同比增加18.52GW,增速高達53.6%,然而次年“531政策”打破這一局面,2018年光伏新增裝機量驟減,據國家能源局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約44.1GW,較2017下降16.9%。“531政策”截斷了光伏迅猛發展的勢頭,也將引導光伏產業的發展更加健康有序,這將有助于光伏建筑一體化的發展。
一個產業的發展,政策起著重要作用,除了“531政策”以外,國家也發布了一系列光伏建筑一體化的推動政策。實際上,2016年,《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大力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到2020年建成100個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區,園區內80%的新建建筑屋頂、50%的已有建筑屋頂安裝光伏發電;2018年4月,《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政策要求開展智能光伏建筑及城鎮應用示范。
隨著5.31政策影響,光伏行業逐漸走向精細化,綠色建筑的發展也對節能技術提出嚴苛的要求,這些將倒逼BIPV快速發展。因此,光伏巨頭隆基、南玻A、中信博等企業紛紛加碼BIPV領域,這些企業在BIPV市場表現如何?誰將占據市場?下面的內容或許為您揭曉答案。
隆基的戰略布局永遠走在前面,始終站在客戶端考慮公司的每一步發展。
2020年,在166硅片、電池、組件產能擴張支撐下,出貨成績固然亮眼。通過對下游客戶的需求分析,新開拓BIPV市場表現得到認可,據了解,隆基研發出一款用來替換工業廠房彩鋼瓦屋頂的產品,通過將組件與屋頂材料結合,形成新的光伏屋頂,不僅能夠在使用壽命周期達到25年以上,還能通過發電收益形成利潤收回建筑物投資,這是隆基一款創新產品之一。
從公司的發展定位也能發現,隆基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單晶硅光伏產品制造商,也是全球領先的光伏能源綜合服務提供商,其中業務涵蓋BIPV。隆基認為,相較于現在爭論最多的電池類型、組件類型等,BIPV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客戶是最重要的,前面的是企業競爭的關系,一旦走向BIPV這些都不是關鍵要素。
在創新道路上南玻A也是不甘示弱,作為中國玻璃行業和太陽能行業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目前南玻A將高強度鋼化玻璃引入BIPV領域,高度模塊化設計適用于各類屋頂安裝。
南坡A在BIPV工程方面擁有其技術儲備和成熟的工藝解決方案,從公司董秘回答獲悉,南玻A已生產出適合不同BIPV工程要求的太陽能光電構件(建筑部品),目前已具備30萬平方米/年的光電建筑構件產能,計劃“十三五”末達到50萬平方米/年以上,實現超過200萬平方米的光電建筑建設。
據了解,為掌握領先的光伏建筑一體化材料產業化技術,早在2008年,南坡A曾注資2300萬入股廣東金剛玻璃獲11.11%股權,使得南坡A在BIPV領域底氣十足。
隨著5.31政策的洗禮,光伏企業發展傾向多元化,作為光伏支架領軍企業,中信博開始聚焦BIPV領域,在去年SNEC展會上,中信博推出BIPV屋頂解決方案,該BIPV屋頂系統解決方案采用井字集水及導水設計思路,獨特的采光通風設計,解決一般BIPV廠房屋頂痛點;另外,該BIPV屋頂系統采用專利壓塊設計,安裝快捷,無漏水隱患。同時,針對BIPV領域,中信博設計研發了獨家專利。
至于億晶光電是否涉足BIPV市場暫時打一個問號,但從高層架構來看,億晶光電也具有潛力。公司的高管可謂臥虎藏龍,據悉,不僅大股東具備建筑行業的資深背景,沈輝董事又是我國建筑光伏領域的領軍人物,公司是否有計劃布局建筑光伏領域?在昨天(2月24日)得到了公司董秘回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時開展建筑太陽能項目。
數據顯示,中國BIPV市場潛在空間將達到5600GW。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企業加入其中,除了上述提到的上游端企業,設備端組串逆變器或許也會進軍BIPV領域,由于自身轉換效率高、占用空間小、易于維護、成本合適、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覆蓋在分布式、BIPV市場,市占率超過52%,并逐漸穩步提升。
究竟如何能夠在BIPV市場蓬勃發展的當下搶占先機,這是整個光伏產業鏈所思考的問題,在BIPV領域,光伏產業鏈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獲得機會,但步伐是否穩健需要市場的考驗,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