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光伏企業內外并重 抗疫情 穩經營 保交付
來源:新華財經 時間:2020/2/25 19:15:58 用手機瀏覽

進入2020年以來,盡管多行業受疫情影響受挫,不過在光伏行業卻呈現逆市擴張局面,多家光伏公司密集公布擴產計劃。

據悉,今年是國內最后一批新增光伏的補貼之年。而從近期陸續披露的2019年業績預告來看,光伏企業兩極分化態勢還在持續,而從規模和產能情況來看,行業集中化進程還在激烈進行中。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20年是平價上網之年,隨著平價上網的到來,光伏產業鏈的材料端如單多晶硅、組件、支架等價格面臨下滑,這對于產業鏈企業來說面臨一定的沖擊,進而影響企業的業績。

光伏龍頭密集布局

就在市場普遍關心疫情對光伏產業復工影響之際,通威股份于年后2月11日宣布擬投資建設年產30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約200億元。消息面上,項目將分四期實施,其中一期、二期計劃各投資40億元,分別建設7.5GW,共計15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三期、四期計劃各投資60億元,分別建設7.5GW,共計15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

國內單晶巨頭隆基股份的擴張步伐也未停止。2月12日,隆基股份公告稱將通過全資子公司西安樂葉,與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簽訂項目投資協議,雙方就西安樂葉在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投資建設年產10GW單晶電池及配套中試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該筆合作已經是隆基股份今年第二單。今年1月2日,隆基股份已經在楚雄簽署新增投資建設年產20GW單晶硅片項目投資意向,由隆基股份新設項目公司投資約20億元實施該項目。

此前剛通過借殼回歸A股的晶澳科技也于2月18日再拋出產能擴張計劃,公司擬以新設項目公司的形式,將義烏項目調整為10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項目,建設年產10GW高效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及配套設施,打造以電池與組件為一體的生產制造基地。

此外,中環股份也宣布調整融資方案,擬募資總額不超過50億元,用于集成電路用8-12英寸半導體硅片之生產線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對于行業巨頭開年伊始進行擴產的行動,則與國內市場或將迎來“終極搶裝”有關。

據國信證券介紹,2020年為國內最后一批新增光伏的補貼之年。此外,在今年1月2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2020年度光伏發電項目年度補貼總額限定為15億元,這一數字較2019年的30億元,同比減少50%。

對于光伏企業的加碼產能,光伏行業專家趙玉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今年將會是光伏補貼的終年,國家能源局也將拖欠許久的補貼開始釋放,所以這些光伏巨頭加碼產能除了擴大市場占有率之外,搶補貼才是真正的目的。

不過,中環股份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這會產生一個風險是,大家都在擴產能,但是市場的容量就那么大,行業競爭會加劇,價格戰會打起來,還有一個會極容易出現產能過剩,這些都會給光伏行業帶來負面影響。

近六成企業預計盈利

2019年全年裝機量延續前一年下降趨勢。根據此前中國光伏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介紹稱,2019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30.1GW,同比下降32%,光伏累計裝機達到203.3GW。受政策影響,2019年,我國光伏發電增長速度繼續放緩,集中式新增1790萬千瓦,同比下降23%;分布式新增1220萬千瓦,同比 下降41%。

另一方面,在經歷2018年“531”新政之后,2019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通過逐步下調補貼,并以競價、平價的方式形成合理的新增規模,促進行業進一步優勝劣汰,降低度電補貼。分析認為,在經歷2019年降本增效后2020年市場增長空間較大。

此外,從近期業績披露情況來看,新增市場的爭奪也意味裝機量競爭將更加激烈。在目前已披露2019年業績預告的光伏企業中,約有近六成光伏上市企業盈利,其中隆基股份以預計凈利潤50億-53億居第一,上年同期凈利潤為25.58億,同比增長95.47%—107.19%。

而從隆基股份的擴張進程來看,其擴張規模及速度也超同行。2019年隆基公告的擴產項目達17個,涉及總產能112.25GW、總投資高達315.19億元人民幣。

重組后的晶澳科技2019年凈利潤預計為9.4億—12.9億,同比增幅達18992.88%—26101.94%,不過該數據為與原資產對比情況,而在對于子公司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的備考模擬上,上年同期數相比增幅為30.71%-79.38%。晶澳科技稱,這主要是由于公司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出貨量增加,毛利潤率提高所致。

在頭部企業爭斗同時,約有近四成光伏企業業績預虧。以愛康科技為例,公司預計2019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2億元至17億元,而上年同期公司凈利潤為1.25億元。

對于歸母凈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愛康科技的解釋也能體現行業痛點。2018年受行業政策“531”新政持續發酵影響,光伏可再生能源補貼政策未明確, 且補貼延期發放、光伏限電等情況,導致公司光伏電站存在資產減值情況。

愛康科技表示,當前市場及交易對手對于光伏電站項目收益率 要求嚴格,而由于光伏可再生能源補助的延期發放、第八批名錄及后續電站補貼 政策尚未明確等情況,公司存量電站項目收益率不及預期,在交易中公司存量電 站將產生出售虧損。

此外,公司持有光伏電站項目 492.55MW,其中地面電站為475.12MW,分布式電站 17.43MW,地面電站均未進入前七批可再生能源補貼名錄。

根據行業統計,納入前7批補貼目錄的風電項目約109GW,光伏補貼項目約50GW。截至2018年末,國內風電累計并網184GW,光伏累計并網174GW。據預測,已納入 1-7 批補貼目錄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每年補貼需求在 1500億元以上,每年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補貼金額在 800 億元上下,隨著并網裝機的增加,補貼缺口還將沉積。

對此,山東航禹光伏董事長丁文磊對財聯社記者說,“今年光伏企業業績呈現兩級分化,巨頭賺的盆滿缽滿,但是也有一部分光伏上市公司業績呈現下滑的趨勢,這和整體的光伏趨勢有很大關系,2019年國內市場并不樂觀也是這些光伏企業虧損的原因!

光伏材料價格將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國內市場將迎來回暖,另一方面海外市場增長也成為帶動中國光伏企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商務部官網顯示,去年前三季度我國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增勢強勁,其中,以光伏、集成電路、電力等為代表的產業出口均快于平均水平。

事實上,國內光伏企業加速“出海”,除了提升自身業績,增強盈利能力之外,也在于“531”新政導致國內光伏市場受擠壓,企業不得不將目光轉向國際市場。有光伏企業表示,海外市場發展的更成熟,客戶更看重可靠性、質量,所以公司能在海外市場維持比較高的毛利率;國內市場比較新,價格因素相對比較大。此外,同樣的產品在國內的毛利率會相對低一些。

在此背景下,光伏企業“出海”計劃迎來迅速發展。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去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額達到106.1億美元,同比增長31.7%。其中,電池片出口額大幅增長,出口量超過2018年全年出口量;組件出口額大幅增長,出口量約36吉瓦,同比增長近1倍。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全球視角下,全球178個國家已簽訂巴黎協定,146個國家設定了可再生能源的目標,中東、南美、東南亞國家因光伏經濟性及微網屬性,將逐步加大對光伏發電需求,預計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對于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量,王勃華認為保守估計為130-140GW,海外市場的趨勢較好,前景比較樂觀。對于國內市場的新增裝機量,原預估40-50GW,受疫情影響可能會在30-45GW。

對此,協鑫集成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介紹說,海外市場今年是光伏企業重點關注,特別是東南亞市場,增長較快,這也是今年大量擴產的光伏企業出貨的重要市場。但是國內市場并不樂觀,受疫情影響裝機量將出現下滑,進而影響光伏產業鏈,“國內市場裝機量下滑,大量的擴產能需要消化,再加上今年將會實現平價上網,所以光伏材料的價格將會出現下滑,這對于光伏企業的業績和股價都會產生一定波動。”

此外,丁文磊還對財聯社記者說,“單晶硅片會下滑明顯,畢竟終端平價上網項目的電價確定住了,倒逼上游價格往下走,下降幅度會在10%左右,將會影響隆基股份、中環股份等上市公司。”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新能源企業積極采取多項措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省際包車等實現員工點對點返崗,穩步恢復國內產能,同時最大限度發揮海外產能的作用,全力保障國內外客戶訂單的交付。

內外并重穩經營保交付

受疫情影響,多地春節假期延長,部分交通受限,對企業的開工時間、原材料采購、物流運輸等方面造成一定影響。

面對疫情,新能源企業排除困難,通過合理規劃預案、精細化管理等努力恢復國內產能,同時最大限度發揮海外產能的作用,盡可能保障國內外客戶訂單的交付。

為了保障企業員工順利返崗、企業快速復工復產,近期超威集團主動對接浙江省長興縣政府,協調對接大巴車,通過“點對點”“一站式”包車服務將安徽、貴州等外省員工接回,助力企業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

“以前帶著大包小包還要來回轉車,這次不用自己買票就能坐上回公司的專車,真的很方便!背瘓F郎山分公司員工王瑞環說,“從家那邊到企業的點對點服務很暖心,降低了被感染的風險,也讓我們安心地投入生產!

陽光電源副總裁兼光儲事業部副總裁吳家貌說:“疫情倒逼我們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從2月9日復工以來,公司通過銷售預測、生產計劃以及供應鏈管理來提高交付能力!

隆基股份位于馬來西亞古晉的生產基地正在滿負荷生產,中國境內工廠也采取了恢復生產的舉措,努力把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降到最低。隆基股份表示,鑒于電池片、組件環節產能本身具備一定的彈性,疫情結束后有望通過加快生產節奏等方式追補。目前,公司針對疫情的排產調整工作準備較為完善,全年目標達成問題不大。

天合光能也表示,基于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可以合理運用其他市場來平衡業務。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務副總裁印榮方表示:“我們在境外的制造基地春節前已根據海外訂單需求做好了人財物等方面的部署和準備。短期看,海外產能受疫情影響可控,當前能夠保證滿產;長期看,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海外產能的原材料供應所受影響也越來越小。”

謀劃部署全方位抓防疫

2月10日是超威集團復工的第一天,各部門關鍵崗位人員按時就位,員工依次駕車進入廠區,登記車牌號、身份信息,量體溫……,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是把工作做在前面,把細節問題做到位,提前做了預演,對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排查,從而確保每一個環節的可靠性!睋瘓F疫情防控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超威堅持把疫情防控和復工生產進行統籌,上下一心謀劃部署,做足疫情防控“功課”,扎實筑牢安全“防疫墻”。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隆基股份第一時間成立了集團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組,對集團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同時,隆基還建立起完整的防控體系,疫情期間每日對全體員工健康及往來情況進行監測;在所有廠區、辦公樓及車間入口處設置了疫情檢查點,確保生產及辦公區域每天多次消毒。截至目前,集團3萬余員工無一例確診或疑似病例。

晉能科技堅持“防疫第一、生產第二”的方針,制定全方位防控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包括嚴格、精準摸排全體職工疫情信息,建立信息情報快速反應處置機制,為員工精準返崗提供堅實保障;對廠房、餐廳、宿舍、辦公室等公共區域,每天上下午兩次進行通風清潔消毒,細化防疫物資品種和標準,調動公司所有力量,保障防疫物資20天用量儲量;員工返崗前,通過14天健康信息臺賬篩查身體合格員工,并實行員工承諾制,保證復工員工為身體健康人員,員工返崗后,實行封閉管理,做到一人一卡、登記測溫、車輛消殺;餐廳管理方面,實行分批分流分離就餐政策,使用一次性餐具,就餐一人一桌,限時15分鐘,保障就餐安全;車間管理方面,堅持鄰近崗位人員最少化原則,實施人員分離作業,禁止裸手作業,要求佩戴一次性手套并隨時更換。另外,考慮到疫區員工可能會有心理壓力,公司無償提供心理咨詢渠道幫助員工紓解壓力。按照分批復產的生產安排,截至2月16日,公司員工返崗率達66%。

呼吁更多政策支持

新能源企業在一面抓防疫一面抓復產的過程中,在發現種種問題以及總結自身經驗的基礎上,紛紛就如何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行業的影響獻計獻策。

晉能科技表示,當前階段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員工返崗率較低、原材料供應不足、物流影響供貨、生產過程中的防護物資特別是口罩短缺。晉能科技建議各地區根據當地疫情情況,科學、合理、精準制定返崗員工要求,不能搞“一刀切”;同時,應加大加快防護物資的生產及儲備,為企業復工復產統一提供防護物資的必要保障。該公司還建議企業注意收集不可抗力的證據,證明因疫情傳播對合同履行產生實質影響,將適用不可抗力或者公平原則等,以求全部或部分免除企業責任。

天合光能也表示,協調物流通道和安排防疫物資是企業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公司還呼吁政府出臺勞資支持政策,穩定光伏企業職工隊伍,同時允許企業進行不可抗力申訴。

為紓解企業的困難,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日表示,將階段性減免企業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的繳費,預計減免規模將超5000億元,這一舉措將有助于企業渡過難關,支持穩定和擴大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光伏產業仍是風口 外行破局再沒那么容易了!
分布式光伏發展不如預期 理想如此豐滿 現實為何如此骨
市場趨勢繼續看好 光伏集中度將繼續提高
海外市場需求不減 預計三月整體供應可望好轉
保障持續供應!多地出臺政策為光伏企業復工復產亮綠燈
光伏擴產預期帶來新機遇 金剛線產業將迎來“第二春”?
受全球事件影響 印度維克拉姆太陽能裁員320人!
光伏企業逐步復工,疫情影響裝機量及并網計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