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技術密集型的新興電力行業,目前常見的由“太陽島”、“儲熱島”和“常規島”組成的光熱電站可以說是目前結構較為復雜的一種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其龐大的聚光鏡場則極其雄偉壯觀,兼具科技與藝術之美。
占地數平方公里的大型光熱電站如何從一片廣袤的土地上拔地而起?下文整理了近幾年已投運的、由項目相關方發布的中控德令哈50MW熔鹽塔式光熱電站、以色列121MW Ashalim塔式光熱電站和科威特50MW Shagaya槽式光熱電站三座海內外知名光熱項目的建設實錄,以饗讀者。
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電站
國家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之一,裝機容量50MW,配置7小時熔鹽儲能系統、27135面20m2的定日鏡,鏡場采光面積54.27萬平方米,設計年發電量1.46億kWh,相當于8萬余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6萬噸,同時減排二氧化碳氣體約12.1萬噸,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以色列121MW Ashalim塔式光熱電站
該項目占地3.15平方公里,由Bright Source和GE(原為Alstom,后Alstom被GE并購)等組成的聯合體Megalim太陽能公司負責建設。該電站未配置儲熱系統。
科威特50MW Shagaya槽式光熱電站
該項目選址于沙漠地帶,占地面積約為247公頃,采用拋物線槽式光熱技術,配置雙罐熔鹽儲熱系統,儲熱時長達9小時,配套建設2×5單元模塊直接空冷系統,計劃年發電量為180GWh,年減排二氧化碳量達81000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