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在桂林,鐘靈毓秀的美景素有“甲天下”之稱,而在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方面,隨著來越來越多的風電項目投產,桂林也成為廣西省當仁不讓的重要風電基地。
國家電投集團(以下簡稱“國電投”)桂林生產運營中心位于桂林市臨桂新區,主要承擔資源、興安、靈川、龍勝等縣域風電場設備運行狀態的監視和生產安排,同時擔任著桂林區域風電“監控中心、數據中心、管理中心”的職能。
擴容+升級——滿足區域風電集控需求
隨著國電投在當地投產的風電項目逐漸增多,早期建設的集控運營平臺已無法滿足大量風電資產集約化管理的需求。為此,國電投與北京金風慧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風慧能”)合作,對桂林生產運營中心現有的集控運營平臺進行擴容,將原有600MW的接入容量擴容至2000MW接入容量,并在此基礎上對傳統集控平臺進行升級,加入大數據預警、集中功率預測、智能分析以及智能巡檢等高級應用模塊,提升管控范圍內的風電場生產效率水平,降低運維工作成本。
(關于“數據驅動的集控運營平臺”,詳情點擊:厲害了!“數據驅動”風電場全面計劃性管理 金風慧能再出利劍)
以大數據驅動的智慧運營實現新突破
在桂林生產運營中心,金風慧能提供了多項“高級應用”功能,為生產運營管理提供更大助力,其核心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數據預警:基于AI、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對新能源設備運維數據進深度挖掘,實現新能源設備健康隱患的提前報警,實現從被動的故障后維護向主動預防性維護轉變。
2)集中功率預測:通過多電場間的數據共享,優化區域天氣預報,實現場站間、風機間的功率預測校正和參考,提升功率預測準確性。
3)新能源資產管理:圍繞安全、物資、運維、設備及可靠性,實現運維的標準化管理和資源的智能調度。
4)業務智能分析:面向執行層、管理層,針對“傳統的基于時間的可利用率分析與產量脫節,狀態分類過于粗糙”問題,改變為基于產量的可利用率分析(PBA),精準定位優化點。
5)“互動地圖”智能巡檢:全面顯示風電場風機、升壓站、測風塔、箱變等位置與運行狀態等信息,并具備導航功能。可根據風電場人員、車輛等移動對象上的GPS裝置進行實時定位,實現對人力、物力資源合理調配,規劃最優運維路徑,大幅提高運維效率。
據了解,通過集控擴容+高級應用升級,國電投桂林集控平臺實現了對所轄場站的集中管控,不但在“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層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也將逐步推進 “無人值班,少人值守、減人增效”模式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金風慧能軟件與數據產品團隊成功中標遼寧大唐監控平臺升級改造項目。與桂林案例異曲同工的是,遼寧大唐集控中心也提出了“基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整合現有應用系統,形成新能源場站智慧運營管理體系,在其區域集控中心搭建智慧運營平臺,逐步推進免維護智能風電場探索。由此可見,以數據驅動的風電場全面計劃管理時代已經到來,新能源集控平臺以及智慧運營體系建設,已成為風電資產精細化運營管理的必然趨勢。
扎根風電后服務市場二十余年,金風慧能對于風電智慧運營的發展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成就客戶是金風慧能的經營之本。金風慧能軟件與數據產品團隊將基于行業特色,打造一套既具有風電生產運營業務特色,又具有行業普適性的風電智慧運營體系,為業內發電企業提供傳統集控系統升級及高級應用服務解決方案,推動行業進一步向智慧運營領域深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