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風力發電 >> 正文
陜西發文加強風電并網 實施新能源配額制
來源:北極星風力發電網 時間:2020/2/24 22:20:33 用手機瀏覽


2月21日,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通知》明確:

1、加強新能源并網及儲能領域市場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2、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市場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3、在物聯網、節能環保服務、新能源應用、信息服務、新能源汽車推廣等領域,支持企業大力發展有利于擴大市場需求的專業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

4、積極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商業模式。

5、建立健全創新藥物、新能源、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稅費調節機制。

6、實施新能源配額制,落實新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

原文如下: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省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陜政發〔2011〕37號),根據任務分工,進一步分解細化涉及本部門的工作,明確配套政策,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和工作進度安排并嚴格予以落實。同一項工作涉及多個部門的,牽頭部門要加強協調,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密切協作。省發展改革委要抓好統籌協調,及時跟蹤工作落實情況,每年年底前將工作進展情況匯總報省政府。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0一二年一月四日

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

一、加強規劃指導,引領重點領域快速健康發展

1、編制實施陜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環境保護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廳、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參加)

2、編制實施新材料、環保產業、新能源、能源裝備制造業、生物醫藥、激光、物聯網、衛星應用等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環境保護廳、省衛生廳、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參加)

3、編制實施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產業、LED和光伏產業等專項規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參加)

二、強化科技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4、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結合產業發展趨勢,實施知識創新、產業創新、產業支撐、研究院、產業聯盟和創新型城市建設等六大創新工程,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牽頭,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中科院西安分院等參加)

5、知識創新工程:依托高校,選擇具有引領帶動作用、能夠實現突破的重點方向,加強前沿技術研究,加快形成一批國內外領先的科技成果。(省科技廳、省教育廳、中科院西安分院負責)

6、產業創新工程:依托骨干企業,圍繞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系統集成,支持建設若干具有先進水平的工程化平臺。(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中科院西安分院負責)

7、產業支撐工程:加強產業聚集區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質監局、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省知識產權局等參加)

8、研究院建設工程:在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建設和完善工程研究院,為產業發展提供系統化、集成化創新成果。(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9、產業聯盟建設工程:發展一批由企業主導,科研機構、高校積極參與的產業聯盟。(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等參加)

10、創新型城市建設工程:積極推進西安、寶雞等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營造創新發展良好環境,推動創新型城市主導產業升級。(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11、建立科研機構、高校創新人才向企業流動的機制,加大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力度。(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省教育廳、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等參加)

12、加快完善期權、技術入股、股權、分紅權等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鼓勵科研機構和高?萍既藛T積極從事職務發明創造。(省科技廳牽頭,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參加)

13、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學科建設,增加急需的專業學科;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制定鼓勵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政策,建立企校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省教育廳牽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等參加)

14、支持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鼓勵企業建立專利聯盟。(省知識產權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等參加)

15、加大對具有重大社會效益創新成果的獎勵力度。(省科技廳牽頭,省財政廳、省知識產權局等參加)

16、依托優勢企業,統籌技術開發、工程化、標準制定、市場應用等環節,組織實施若干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質監局等參加)

17、建立健全科研機構、高校的創新成果發布制度和技術轉移機構,促進技術轉移和擴散。(省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省知識產權局、中科院西安分院等參加)

18、依托龍頭企業,著力構建航空、衛星應用、物聯網、激光器及應用、集成電路、半導體照明、光伏、風電設備、高性能碳纖維及應用、鈦及鈦合金、生物醫藥等核心產業鏈。(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等參加)

19、依托具有優勢的產業聚集區,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創業環境好、特色突出、聚集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等參加)

三、積極培育市場,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20、組織實施全民健康、綠色發展、智能制造、材料換代、信息惠民等重大應用示范工程。(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衛生廳等參加)

21、擴大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識實施范圍。(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質監局等參加)

22、加強新能源并網及儲能領域市場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23、加強支線航空與通用航空領域市場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24、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市場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環境保護廳、省商務廳等參加)

25、在物聯網、節能環保服務、新能源應用、信息服務、新能源汽車推廣等領域,支持企業大力發展有利于擴大市場需求的專業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環境保護廳等參加)

26、積極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商業模式。(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等參加)

27、積極推行現代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等新型商業模式。(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參加)

28、積極推行有利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國家行業標準,研究建立重要產品技術標準體系。(省質監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環境保護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廳、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參加)

29、優化市場準入的審批管理程序。(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等參加)

30、進一步完善藥品集中采購制度,支持臨床必需、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價格合理的創新藥物優先進入醫保目錄。(省衛生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參加)

四、深化對外合作,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

31、鼓勵境外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我省設立研發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企業、研究機構合作申請政府科研項目。(省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等參加)

32、支持省內企業和研發機構積極開展全球研發服務外包,在境外開展聯合研發和設立研發機構,在國外申請專利。(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知識產權局等參加)

33、鼓勵省內企業和研發機構參與國際標準制定,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參與我省技術示范應用項目,共同形成國際標準。(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等參加)

34、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在境外以發行股票和債券等多種方式融資。(省金融辦牽頭,省商務廳、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等參加)

35、進一步完善出口信貸、保險等政策。(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牽頭,省金融辦、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等參加)

36、加強企業和產品國際認證合作。(省質監局牽頭,省商務廳、省環境保護廳等參加)

五、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投入

37、整合省級各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資金,創新支持方式,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力度。(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參加)

38、積極推行鼓勵創新、引導投資和消費的稅收支持政策。(省財政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等參加)

39、引導金融機構建立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的信貸管理和貸款評審制度。(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牽頭,省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陜西銀監局等參加)

40、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業鏈融資等金融產品創新。(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牽頭,省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知識產權局、陜西銀監局等參加)

41、加快建立包括財政出資和社會資金投入在內的多層次擔保體系;進一步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推進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和集合票據發行,積極探索金融創新產品,穩步推進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發展,拓寬企業債務融資渠道。(省金融辦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等參加)

42、發揮政府新興產業創業投資資金的引導作用,擴大政府新興產業創業投資規模。運用市場機制,帶動社會資金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處于創業早中期階段的創新型企業。(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等參加)

六、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強組織領導

43、建立健全創新藥物、新能源、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稅費調節機制。(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等參加)

44、實施新能源配額制,落實新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等參加)

45、推進主要污染物排放交易制度。(省財政廳、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等參加)

46、推進碳排放交易制度。(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47、推進三網融合高效有序開展的政策和機制。(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廣電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質監局等參加)

48、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導目錄。(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西安海關、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統計局、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等參加)

49、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調查。(省統計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防科技航空工業辦等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