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裝機比例差強人意
在光伏十三五規劃中,重點任務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的應,要求分布式光伏在新增裝機中占比要達到60%,四年來為推進分布式光伏發展的重磅文件多達十余個,如今,十三五步入尾聲,但其結果似乎至多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
2019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30.01GW,同比下降32%,其中,集中式新增17.9GW,同比下降23%,分布式新增12.2GW ,同比下降41%,分布式占比40.5%,不僅沒有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反而照比去年有所反復。
筆者的印象中,每年都會看到數篇深度分析的文章,推斷分布式光伏持續向好等相關內容,無不字字精辟有理有據,可似乎年年盤點,分布式的裝機量和裝機占比都有點不太滿意,尤其是今年,裝機比例更是首次出現反復。
在2019年前三季度中,由于集中式項目相對疲軟,戶用市場搶裝,分布式光伏似乎頂上了半邊天,裝機占比超過五成,尤其是七、八、九月,幾乎是一枝獨秀。
然而根據王勃華秘書長最新的演講數據,2019年四季度裝規模飛快,測算達到14個GW以上來自于四季度裝機,接近前三季度總和的九成,主要是集中式裝機,擠壓了分布式裝機的比例,最終全年分布式裝機的占比僅為40%,較比去年這個占比不但沒有增長反而略有下降。
目前來看,分布式光伏的發展不缺政策,也不缺市場,理性分析,分布式光伏在國內的裝機比例必然是越來越大,這一點似乎毫無疑問。
分布式發展的邏輯有二,一個是政策一個是市場。
分布式光伏是政策寵兒
政策方面,自2013年發布“光伏國八條”及《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到底通知》以來,國家對分布式光伏的寵愛絲毫不加掩飾,省級能源局和發改委也紛紛出臺相關利好政策。
1月23日,三部委聯合下發的最新指導意見《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積極支持戶用分布式光伏發展。通過定額補貼方式,支持自然人安裝使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戶用分布式光伏設備。
可以說,分布式光伏發展至少在政策上是沒有障礙的,重點看市場。
分布式市場環境優于集中式
集中式電站大多集中在我國西部地區,依靠“西電東送”完成電力消納,2019年,雖然西部地區整體棄風、棄光的現象大為緩解,但站在整個電力市場的角度上,依然存在西部電力送不出去的問你題。尤其是去年八月份,還出現了江西不要四川高壓水電的相關新聞,一度傳播到了電力圈子之外,成為全民話題之一還上了熱搜,風光消納的背后,一定程度上是在擠壓煤電甚至西部的水電。
由于近幾年我國的特高壓發展速度很快,導致制度上的改革沒有跟上電力市場發展的速度,省際壁壘分明,使得大規模的西電東送除市場因素之外還受到許多行政制約,東部省份在消納西部電力時候經常出現不情不愿的情緒,著名網紅學者馬前卒工作室曾比喻這種現象為“國家逼著兩省沒相親就先結婚”,目前來看,這一現象在短期之內很難得到解決,從這個角度來看,東部地區發展分布式發電,似乎要比接受西電來的合理許多。
與集中式遠距離傳輸相比,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納由于不存在輸電成本與損耗而具有一定的經濟優勢,更沒有行政壁壘·的限制,然而據統計,中東部地區已開發利用的太陽能及風能資源不足資源總量的10%。
如果放眼國際的話,海外上大多數發展光伏發電的國家,幾乎都是以分布式發電為主,集中式發電為輔,分布式發電的占比超過80%,中國卻幾乎倒吊,分布式發電占比不足30%。簡而言之就是理性上明明啥都好,結果上卻疲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