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未來10年,中國每年核電建設投資規模將超過700億元,“十二五”規劃中核電地位將得到進一步加強,成為中國能源行業未來10年發展的新亮點。
核電大發展推動了核電產業的迅速發展。核電設備制造經過多年的技術引進,國產化率有了很大提升,核電軟件自主化也已提上日程。但核電安全性、鈾資源緊缺等制約因素不容忽視。預計目前實施的戰略將為中國核電行業帶來跨越式發展。中國應加快制定自己的技術標準,引導和規劃核電產業的宏觀布局。

海陽核電2號機組
2009年開始,受低碳政策帶動,中國核電得到快速發展。核能發電不排放溫室氣體,符合節能減排的要求。中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2009年批準的核電裝機容量已接近現有核電總裝機容量,立項核準和建設速度大大超過往年。2009年共核準850萬千瓦核電機組,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廣東臺山等核電站開工建設(截至2009年底,中國大陸核電的總裝機容量為908萬千瓦,共11臺機組)。2009年,中國核電發電量692.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占全國發電總量的1.9%。目前,中國在建核電機組25臺,占世界在建機組總數的40%,在建規模居世界第一。
未來10年,核電建設將為整個核電產業帶來巨大發展空間和投資盛宴。中國正在調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7000萬千瓦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