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太陽能產能爭霸賽
來源:能見Eknower 時間:2020/2/13 18:02:28 用手機瀏覽



    
 
 
在科創興起,技術迭代周期的背景下,光伏企業大戰的前奏已經打響。

2月11日,通威股份公布2020-2023年多晶硅和電池片擴產規劃,2023年多晶硅產能將達到22-29萬噸,電池片產能將達到80-100GW,通威在硅料和電池片兩個領域全球市占率將達到30%-50%。

與此同時,通威股份2月11日晚公告稱,公司及下屬通威太陽能擬與成都市金堂縣人民政府簽訂《光伏產業基地投資協議》,在成都市金堂縣投資建設年產30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項目將分期實施,總投資預計200億元。

眾所周知,由于補貼退坡等方面的原因,可再生能源產業正在發生較以往更加劇烈的分化,這也進一步導致了通威多了隆基和中環等一線競爭對手。此外,相關機構預測,以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2019年國內新增裝機或將不足30GW,遠低于2017年的53.06GW和2018年的44GW,2020的情況仍然未知。在業界看來,光伏產業延續了近一兩年來的強者恒強格局,利潤也較以往更向寡頭匯聚。

因此,不管是通威與成都政府當下的合作,還是隆基與中環關于“大硅片”尺寸應用端的角逐,某種程度上,在太陽能市場,關于搶占市場份額的戰爭已經一觸即發。

01 通威與中環:強者不獨行

實際上,早在2018年的SNEC,通威與中環便簽訂了《光伏產業鏈合作框架協議》。

在通威本次公布的發展規劃中,全面兼容210硅片并規劃大幅提升電池片產能,使中環股份再次成為了行業焦點。

業內人士普遍猜測,通威此次投靠210大硅片陣營,意味著下游對中環G12硅片的認可度正不斷提升,210硅片也有望加速滲透市場。

據了解,通威此次投資約200億元建設年產30GW,其中一期、二期15GW將以PERC/PERC+/Topcon為主(PERC+和Topcon可以在現有PERC產線基礎上升級改造),三期、四期預計15GW預留給HJT。

面對激烈的市場環境,加上業內認定HJT技術會帶來下一輪的增長機遇,通威毫不猶豫選擇了加速試驗。此前,關于中遠期規劃的問題,通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胡榮柱曾表示,“在看待未來光伏產業的發展方向時不僅要站在行業角度上去思考,還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寬的視野去審視不同的產業,著眼于整個電力能源領域!

反觀中環股份,憑借著對硅片尺寸技術的優化,下游龍頭企業愛旭科技和東方日升電紛紛推出了210高效電池和組件,與從同時,業內人士表示,在行業降本增效的大趨勢下,未來HJT、IBC等高效電池疊加大硅片,將會大幅提升電池組件發電效率,同時減少生產成本。

這樣看來,通威與中環的合作無疑會加速通威推出電池片產品的速度,通威也即將在一線光伏企業如火如荼的產品競爭中迎來新突破。

通威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大家逐步接受210的元年,目前所有的規劃都是按照210也就是M12的硅片來做。受疫情影響,可能整體要在二季度初左右才會完整的建成投產, “從試樣結果來看,目前的210的尺寸的產品可以做得出跟其他的更小尺寸產品基本上相當的參數。所以這也才堅定了我們在后續的所有項目當中,我們都會以210來做一個規劃!

02 破產狂魔頻現,戰爭加劇

不少人猜測,通威大規模投資210電池產線,將對隆基造成一定沖擊。但實際上,在合作層面,通威與隆基在2020年同樣有著緊密的聯系。

2020年1月22日,隆基股份宣布與通威股份簽到三年(2020年-2022)總額約129.98億單晶硅片合約,合同約定出貨量合計48億片。此外,在今年初,隆基股份也宣布了一項擴產計劃。

1月2日,隆基股份發布晚間公告,公司與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祿豐縣政府簽訂項目投資協議,就公司在楚雄新增投資建設年產20GW單晶硅片項目(即三期項目)達成合作意向,項目投資概算約20億元。

相關機構初步統計,根據隆基股份公告的近一年擴產規劃,2019年初至今,公司提出的擴產計劃中包括硅棒22GW,硅片75GW,電池片10.25GW,組件20GW。此前隆基股份制定的2021年目標產能分別為硅片65GW,電池片20GW,組件30GW。

作為隆基股份的老牌競爭對手,中環也沒有停下擴產腳步。2019年3月19日,中環股份拋出90億元的擴產計劃。其與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投資建設“中環五期25GW單晶硅項目”,建成后“中環產業園”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高效太陽能用單晶硅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晶澳科技在今年也加入了擴產行動大軍。2020年1月1日,晶澳科技發布晚間公告,公司與義烏信息光電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簽訂項目投資框架協議,就公司建設5GW光伏電池和10GW光伏組件生產基地項目達成合作意向。項目計劃總投資66億元,項目建設周期預計為4年。

專家指出,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8年,全國的硅料產量為25.9萬噸,全國的電池片產量為85GW,而通威到2023年的硅料計劃產能和電池片計劃產能均已超過2018年全國的產量。按目前增速看,預期2023年,全球的年新增裝機需求預期在170~200GW,通威的硅料、電池片的產能將分別達到90~120W、80~100GW。

由此可見,此時通威的大幅擴產將為國內市場的爭奪帶來更多的沖擊與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531”之后,光伏產業鏈價格下滑幅度達到了40%-50%,受產業鏈價格下滑等因素的限制,通威或將一如既往地占據著市場的優勢,但短期內不會迅速擠占其他企業的市場規模。

03 龍頭PK,2020年光伏市場大有看頭

目前,通威已經成為為光伏行業硅料和電池片龍頭企業。據相關消息稱,接下來的階段里通威將全力夯實電池片的市場地位。

通過規模的擴大、效率的提升、PERC產品的非硅規劃做到兩毛以下,目標做到1毛8。通威相關負責人表示,通威做了充分儲備,硅片產能布局了幾百MW,組件也有一小部分,主要做疊瓦的研發,持續擴大的布局意味著通威將在全產業鏈發起全力攻擊。

根據通威的規劃,未來每年將新增硅料4-7萬噸,持續擴張,將成為硅料行業龍頭,2023年行業市占率有望達到40%。新增產能成本有望達到432,較當前的543分別實現10元/kg的下降,成本領先優勢將進一步擴大。

與此同時,隆基今年也將以45億元投建10GW單晶電池相關項目,向中游市場發力。此外,通威負責人還提到:“我們組件和硅片很多核心技術,如果量產還是有競爭優勢的,如果全行業都做一體化的話,我們有硅料環節的地位,更具有協同優勢和產能優勢!笨梢婟堫^企業對市場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國內光伏企業爭相擴產,并沒有在市場上引起產能過剩的質疑。伴隨著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業界也認為明年將迎來對于落后產能的沖擊。通威管理人士也表示,預計未來國內需求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國外以20%的速度增長,目前雖然產能過剩,但有效產能還是供不應求。

這之中,最大的看點莫過于通威與隆基的電池片之爭。細究隆基和通威2020年產能規劃和戰略布局可發現,二者今年的電池產能規劃都是20GW,都劍指全球電池第一的位置。隆基主打垂直一體化戰略,除了硅料沒有從事外,其他四個環節都有參與,一統江湖的野心可見一般。

目前來看,隆基當前的電池片份額并不高,主要原因是國內光伏市場進入到了價格戰階段。當然,這種情況對于通威來說同樣不容樂觀。所以,在今年的市場競爭中,瘋狂擴產后的企業誰能更勝一籌,只能等待時間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全球各地區光伏逆變器替換需求一覽表
1200萬!晶科能源啟動抗疫天使守護計劃
2050年 全球光伏行業2220萬個就業崗位
專題:與“光”戰 疫必“伏”!
捐了50噸次氯酸鈉,這家光伏企業到底要干嘛?
2月10日無錫工業企業復工名單,尚德、隆基等光伏企業在
“戰疫”下的光伏企業生存“戰役”
全球光伏產業供給與需求影響分析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