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光伏產業“復工潮”首日:盡快彌補短期產能損失
來源:企業觀察報 時間:2020/2/11 22:44:03 用手機瀏覽


    
 
 
自疫情爆發以來,目前全國已經有30個省市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且在疫情蔓延下越來越多的城市發布延遲開工的通知。除交通運輸業、旅游、酒店住宿等重點行業收到沖擊相對嚴重之外,工業生產在用工、訂單、庫存、生產、運輸等方面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光伏行業也是如此。而今天(2月10日)為節后首批“復工潮”,在防疫壓力嚴峻的情況下,光伏產業能否彌補因停工造成的產能損失成為新能源行業關注對象。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出口發達產業之一,在新冠病毒被列入PHEIC后,光伏產業的出海計劃也將受到波及。

復工復產在即

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截至2月9日24時,現有確診病例35982例(其中重癥病例6484例),累計死亡908例,累計治愈出院3281例,現有疑似病例23589例。

疫情重壓下,為避免春節后返程高峰造成疫情擴散,國務院將2020年法定公休日調整到了2月2日,而全國多省根據實際情況,也對各大企業提出非保障性產業的公司應當延期不早于2月9日24時復工的要求,較原定計劃復工時間延后一周左右。

2月10日為多地有條件復工復產的首日。國內光伏企業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80%的光伏企業都集中在江蘇和浙江。以江蘇省2月9日下午發布的緊急通知為例,企業只要有效落實各項防控要求,均應予以復工,由此可以預計此后光伏企業將逐漸恢復規模化生產能力。

一季度經濟難逃疫情影響,而對于光伏行業而言,影響主要體現在供給側沖擊。根據國家能源局1月30日發布,電力企業應該科學確定復工復產時間節點,及時修訂施工作業方案,重新確定合理工期,嚴禁搶進度、趕工期。

行業分析認為,由于疫情導致2月份工作日減少,光伏企業原定于一季度末(3月31日)搶裝工程進度將非常緊張。東莞證券分析認為,若331搶裝無法完成,去年未按計劃并網的項目將趕在6月30日之前并網,但屆時補貼將比原補貼降低0.02元/千瓦時,致光伏企業一季度業績增速或承壓。

不過,隨著“復工潮”陸續到來,企業受疫情影響壓力有望迅速緩解。協鑫集團相關人士在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產能會受一些影響,但是一季度是光伏淡季,所以影響能接受。并且隨著復工的到來,這種影響很快會消化。

此外,從目前多家企業表現來看,2月10日大部分光伏企業都恢復了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產能在一季度利用率均能保持較高水平,即使人力資源密集的土建項目復工時間也通常在正月十五之后,因此如果疫情能在本月末得到控制,負面影響還將降低。

供給端依然承壓

在產能釋放下,由于光伏行業工業化生產程度較高,部分產線對人力要求低,即使在春節放假期間,依然可以保持較高比例的產能。同時,有企業人士向財聯社記者稱,在員工全部著防塵服、戴口罩等配置下進入生產車間,疫情防治可控,對預計復工情況較為樂觀。

事實上,擴產是龍頭光伏企業維持盈利的基本手段。據悉,以組件行業數據為例,2017年,光伏組件TOP7的企業,產能都處于5GW級別(4.3-6.5GW);2018年,top7中4家企業就已經擴張到了接近10GW級別(8.5-9GW);2019年,TOP7企業繼續加速擴張,分別達到了15GW、10GW產能規模。

為保障產能,光伏企業通常在春節假期之前儲備充足的原材料、零部件,不會對生產造成明顯影響。此外,在1月和2月通常受前一年項目結轉影響,因此部分停工對業績影響有限。而由于企業訂單通常采用分批交貨的形式,這一季因為疫情導致的遞延交貨只要不影響最終并網時間點,通?梢栽谙乱患狙a回。

據光伏頭條稱,晶科、平煤隆基、東方日升(15.280, 0.12, 0.79%)基本處于滿產中,隆基的寧夏基地也按照80%的原計劃開工;通威、晶澳、天合、愛旭,協鑫集成(5.190, -0.15, -2.81%)等均有放假,但基本上是2月3日或2月10日開始復工。

不過,由于目前對疫情防控進展尚沒有明確預期,如果上游晶硅原料、硅棒、硅錠等企業產量不足,同樣可能會順延傳導至電池片和組件制造端,對光伏系統產品生產造成影響。

山東航禹太陽能(3.400, 0.04, 1.19%)董事長丁文磊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春節后一個月也是傳統上的光伏電站安裝淡季,目前來看,此次疫情對光伏終端安裝量而言,影響似乎微乎其微。不過接下來疫情何時能結束,則對全年的安裝量的影響不能確定。

此外,在交通運輸方面受管控壓力也較大。有企業反映稱,疫情出現后,供應鏈環節受波及,原輔料運輸到位時間有所延長,對組件環節略有影響。而即使如期復工后,能否完成訂單交付也可能成為難題,供應不及時的風險仍然存在。

丁文磊也對財聯社記者證實該現象。據稱,目前對行業上游制造業影響比較大,特別是物流運輸這塊,原料進不來,成品出不去,很多制造廠家幾乎處于停滯狀態。

海外市場短期受阻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制造業近年來保持增長的重要原因在于出口量的增加,對外出口成大幅上升之勢。據悉,去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超過162億美元,到10月份增至175億美元,全年有望再次超過200億美元出口額。

其中,組件出口額大幅增長39.6%,出貨量達58GW左右,同比增長75%。此外,出口地區呈現多元化趨勢,組件出口額過億美元的地區已超過26個,出貨量超過1GW的國家達到13個。

另一方面,我國光伏市場在2019年新增光伏裝機量延續下滑趨勢。去年前三季度,光伏行業新增裝機量僅有15.99GW,同比下滑約54%。分析認為,海外市場對光伏制造業的推動作用不容小覷,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內裝機規模的下降。

協鑫集團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稱,海外市場方面肯定會受到影響,因為物流發貨的問題,所以會影響速度,短期有一定影響。但是今年海外市場需求量大,依然是光伏企業搶占的重要市場。疫情產生后,海外市場供貨方面會有影響。

而目前疫情對出口影響程度還未知。今年1月31日凌晨,世衛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盡管被確認為PHEIC后不會終止出口貿易,不過一旦疫情被確認為PHEIC,在出口時中國產品會面臨額外的檢疫,將會使出口成本增加。分析認為,結合疫情的影響來看,一定時間內光伏企業出口貨量將大幅減,對我國光伏產業出口貿易帶來沖擊。

不過,根據,在確定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相關情形可按程序隨時撤消,并應在公布三個月后自動失效,可修改或延續三個月。對此,行業分析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隨著疫情的好轉,跨境訂單量也會呈U形趨勢,本次疫情對今年我國進出口企帶來的長期沖擊將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全球光伏產業供給與需求影響分析
2019年,中國光伏產業創造了哪些“行業之最”?
國家電網: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取得突破
“531新政”倒逼平價上網提速 全國首個無補貼光伏
光伏產業已提前跨入“無補貼”新周期
四方面完善我國光伏融資市場
甘肅白銀市“十二五”建成并網5個地面光伏電站項目
2016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或超20GW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